臺灣民報1924年10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希望改正新聞指令 (許可主義要改為届出主義)/劍如社說 臺灣自領臺以來,對於新聞紙的發行,都是許可的主義,這是因為領臺當時,一般的社會還是未進步,新聞紙的經營上殊難維持,若使新聞紙濫設,恐怕有不良的,就會荼毒社會貽害公安,所以當局制定許可主義的方針,以防這種的弊害,而對於既許可的報紙,極力加以保護或給與補助金,或付與種種的便宜,這是領臺初期,出於不得已的一個獎勵的政策了。 到如今已經過了三十年之久,一般社會的施設,大異昔時換然面目一新,而新聞紙也有了三種,依新聞紙令發行的雜誌也有五六種了。其中却也有收了相當的利益,也有陷於維持困難的苦境,這樣興衰是在於經營上的得失,自然會生出的問題了。如像內地今日報紙機關那樣的發達,也是有成功有失敗,這是世界各國共通的事例了。倘使經營的方法有得宜,記事可以滿足讀者的要求,就會順調發達,反是便就萎微不振陷於困難,這是自然之理毫不足怪了。 今日的臺灣雖不及內地的發達,也可說是脫却幼稚的時代,入在第二期整理的時代,所以要應順時勢,適合民度,尊重各人自由的企業,才能促一般的進步了。如報紙也是一樣,沒有自由競爭就沒有受刺擊,如此就不能促報紙界的進步了。社會的進步常常是對自由競爭而來,有競爭各人才能盡心力而為之,現在的學說對這自由競爭雖是排斥,如報紙這類是發表各人的意見,和迅速報導社會的時事,所以愈競爭便會愈迅速,自由則各人的意見可以容易發表,以資研究的方便,才能促進社會的發達了。倘使不然,依舊的方法全賴當局的保護援助,如像溫室的植物,若不移到野外永久是室內的植物,難得和野外的植物競爭了。對於報紙如不改革照舊經營,和這植物是差不遠了。如此不但對於新聞紙是姑息的保護,一面使新聞紙不能嚴正批判,就是失了新聞紙神聖的使命了。 於是我們對這臺灣的新聞紙令,希望將許可主義改為届出主義,和內地一樣,使其各自發揮各社獨特的手腕,對於政治的時事可以公正批判,報導迅速,一,可以鞭韃政府的施政, 二,可以指導啟發民眾,三,可為官民意志疏通的中介,如植民地的臺灣離本國太遠接觸世界的時事也是遲一點,愈覺言論機關有自由的必要了。現在臺灣的報紙還是幼稚萬不及內地的報紙,所以近來各地智識階級都是不滿足,漸漸看見不買的聲浪很高,一面陸續向內地買報紙很多這個現象,可以證明臺灣新聞的無價值,也可以證明臺灣社會的進步,已經要求和內地同種的言論了。 由此觀之,我們不但對以上諸點希望其改革,並希望將這言論機關,不可專為內地的獨占也要分多少給臺灣人經營,才能暢達民情知道上意,況且政治是圖多數人的幸福,臺灣是有多數的臺灣人,萬事的施設是不可除却臺灣人了。本報經向當局出願在臺灣的發行其意亦存乎此,敢請新督憲開這個新例,是現下島民的熱望了。(劍) |
序號 | 標題 |
---|---|
01 | 內外時事 決議知事公選制 全國町村長會議臨時總會 |
02 | 萬國語制定案屬懸案 |
03 | 阿片的生產制限 中國政府無能力 聯盟委員會的報告 |
04 | 思想取締法和勞働組合法制定方針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希望女子教育的普及 當設女子師範/錫舟社說 造教育的基礎,是在於家庭,家庭的教育,是必倚賴於婦女,若家庭的教育不良,而要希望學校教育能夠推行到盡善,殆沒有這樣的道理,此種的教育原理,想當然是社會所公認的。但試看我們的家庭,究竟是怎樣的情形呢?因為教育未普及,要希望婦女指導新國民的重要責任,是不能夠的,所以個個的家庭,還多迷信,對於冠婚葬祭的種種陋習,毫無關心改革,我臺婦女的見識和力量,真是比不上他處的人咧。然我不怪婦女的見識低和力量小,就是深怪辨教育的人,怎樣還沒有留意到這個地方呢?我想臺灣當局對於女子教育在來似有疎忽一點,是不可掩的事實,天地生人,男女的數,大概相等,男女人格,固亦無可差別的理由,若以現在之就學數比例看來,男女的教育程度,還見大有差別,臺灣的男生,受初等教育,學齡兒童百人中有五十二人之就學,在日本國內已算是最低下,最無普及,女生反比這更少,百人中僅有十四人的就學,咳!豈不是大可嘆息的事麼?由此統計測知女生這樣少數,就可知過去女子教育的狀態是怎麼樣了,三十年間的教育成績,還是僅達到這樣程度,當局為甚麼付之等閑呢?在當局的意見,諒必有許多的理由存在,第一就是說經濟的不自由了,因為經濟上的不自由,故施此不徹底的教育,因致沒有顯出甚麼好效果,若論起當局有那樣的苦衷,雖亦很可同情,而於當局的沒有施設的方策,確是難以佩服了。雖是濟濟有些困難,籌款亦不容易,但為前途計,實屬難再延緩,況大學的籌設尚有餘裕,怎樣能說沒有經費呢?若得對於行政整理的大部份節省,以圖教育的施施,着眼於女子教育的普及,併如女子師範學院,至少亦當設於臺北臺中臺南三處,教育的內容,尤宜大加改善,決不可如在來的高女教育,程度很低,畢業後既無教員的素養,多濫充教師之職,或僅卒業初等教育,纔講習幾個月,便使執教鞭,如此尚有稼多工少之處,故復依賴許多男教員,來負擔女子初等教育,致教授訓練養護,皆有不整齊,且以男生教育現時尚多不完全,代用教員居大半,己惹世人所非議,今亦以無學力的女教員,對於女生教導,是皆難免有缺點,所以對於女子師範的設立,不可緩的理,是很明著的,有人說高女學校內設有講習科,若有志望增一個年講習,就有教師資格,亦可從事教育,豈不是很利便,這不過是一部的觀察,若僅守消極的教育政策,對於女子教育不加獎勵,就沒話可說,若此後要行積極的方針圖女子人格的向上,並且為家庭社會改造上留意起來,當然要師範獨立,充足內容,不但對於額數有望增加,就是對於實質亦須倍加注意才是哩。又有人說女生於教育向上很輸男生,沒有獨立的必要,這是很輕蔑女子,因為男子的心理,往往不能捐去傳統的固陋思想,時存差別的觀念,若如內地的那樣獎勵,沒有受甚麼制限,不出數年就可不讓於男子的成績,女子教育的不振,是歸於辦理的人有不遲到,不能取以為延緩施設的理由,於新總督赴任後,我信對於女子教育,當有一番的改善,且信女子師範的設立,是為急務中的急務,若得速為籌設,真是島民的幸福了。(錫舟) |
序號 | 標題 |
---|---|
01 | 內外時事 露國的大飢饉 (黑連海裏海之線全無收成餓死日計數萬) |
02 | 顏內閣成立之事情 |
03 | 三派決定行政整理案 整理額二億六千萬圓程度 |
04 | 虎門不敬事件之真相 (犯人是前代議士難波氏四男大助) |
05 | 上海通信 江浙兩軍之戰訊 |
06 | 外艦抵滬保護僑民 |
07 | 臺灣近情 關於彰化高女問題 名譽毀損及出版物違反事件公判 |
序號 | 標題 |
---|---|
01 | 戰時前途 九月八日上海時報社說 |
02 | 辛丑紀念 九月七日中華新報社說 |
03 | 武力總決算 九月八日上海時報社說 |
04 | 雪國恥的第一步 九月七日民國日報評論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希望撤廢渡航中國的旅券制度社說 臺灣是太平洋中的孤島,費了二十點鐘就可到中國,而遠離本國還要四天的水路才能到了。如此,從交通的方面看來,和中國是很利便,應該比本國的來往是更輻輳才是咧。那麼,怎樣和中國都比本國更是閑散呢?彼此來往的人也都是寥寥無幾?若論貨物的輸入是因為課重關稅,雖是輸入也不得和本國品競爭,所以難得輸入這是國家政策上不得已的。那人事的往來是怎麼呢?就是臺人要往中國須領旅券才許渡航,而且要領旅券的時候,須巴結警官得了好的報告才能許可,若是當局不喜的人物,雖是良民也是不許的。 聞當局設這旅券的理由,是恐怕臺人的無賴漢渡航中國擾亂中國的秩序,兼保護臺人的起見而設的。所以要領旅券的時候,非經警官十分調查,認定確實是良民才能許可,形式雖是如此,實際上全然是由警官的自由認定,不根據事實的很多,臺人要渡航中國很多,因說這旅券種種刁難所以不得到中國去的人,實在也是不少了。或有因事業上的關係,欲趕緊到中國而旅券刁難數月,不得已先到內地,自內地再到中國的人也有的。可見這旅券束縛臺人在中國發展實在是多了。(請看大正十一年十一月本社發行的「臺灣」有詳論)。 我們曾到中國,據福州,厦門的日本警署說「在中國的臺人大多數都是無賴漢,十居其九殊難取締,全是做犯法非為」如此中國人看做臺匪也是誰難怪的。但是臺人有三百五十萬總是全是臺匪?大多數都是善良溫厚的,這樣事中國的有識者都是知道了。如設這旅券就可以防臺人的無賴漢渡航中國,怎樣現在中國的臺人都是無賴漢呢?這豈不是證明旅券的無効力嗎?如此看來這旅券好像是要束縛良民的渡航,一面縱使無賴漢到中國非為亂作的樣子,如不是這樣,怎樣許可那樣多的無賴漢在中國?設旅券的方針和許可的方針全然是矛盾的。好好的臺人被在中間這無賴漢弄到如此,可不是阻害將來臺人對於南支方間的發展?當局對這點的觀察須要慎重,庶免誤了國家的大局! 臺灣設這旅券制度全然是束縛臺人的海外發展,一面許內地人不要旅券自由可得渡航,同是國民何以待內地人那樣厚,待臺人這樣薄!臺人豈無怨言嗎?這區別的道理,實使我們難得明白?若論往中國,臺人豈不是比內地人更有許多的利便嗎?如言語,風俗,習慣都是接近的,況且臺人的祖先也是從中國移來的,論意志的疏通比較內地人是更容易,而內地人免保護,臺人要保護的理由,到底是在那裡?又領旅券須納手數料十圓,到中國往復三等船費只有八圓旅券的手數料和往歐米是一樣,這樣手數料也是一個束縛的方法了。 帝國的方針是南進,督府的方針也是南支發展的經略,每年都有計上六十餘萬圓的南支發展費,全然是為內地人的發展,更以這旅券束縛臺人,我想南支的發展,若無視臺人,只保護內地人而已.這事是斷斷難得成切了。我們因為近來聽見各地方領旅券的人都是不平滿滿,所以草這篇以促當局的反省,並希望賢明的新總督撤廢這制度,使臺人能得自由發展於海外,方是帝國經濟膨張的一個法子了。(劍) |
序號 | 標題 |
---|---|
01 | 內外時事 日露交涉最後之論爭點 |
02 | 中國革命之敗北 可以打擊全世界之無產階級 |
03 | 獨逸之聯盟加入諒可順調 佛國亦無何等之反對 |
04 | 奉直大會戰 |
05 | 日本農民組合之政治運動 |
序號 | 標題 |
---|---|
01 | 臺灣近情 總督長官蒞任 |
02 | 草屯講演會續開 |
03 | 草屯人士的義舉 |
04 | 老婆悲觀服毒 |
05 | 勵學會繼續講演被解散 |
06 | 文協消息 |
07 | 通俗學術土曜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