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臺灣新民報1931年4月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無視民意 教育問題 道路問題社說

考察民眾的好惡,盡力於能夠適合輿論的施設,也許是為政者最緊要的義務。尤其是在沒有發揮民權的機會的植民地,支配階級更須加倍用心,以付民意才行。倘若因民族的優越,過於無視原住民的意欲,任意施行母國人本位的政策之時,那就免不了要怨聲載道了。

□□□□□□□□□□□□□□□□□□□□□□□□□□□□□□□□□□□□□□□□□□□□□□□□□□□□□□□□□□□□□□□□□□□□□□□□□□□□□□□□□□□□□□□□□□□□□□□□□□□□□□□□□□□□□□□□□□□□□□□。

路政和產業的開發,殆有不可分離的密接關係。當局者用心築路,並不是壞事。唯要審察民力負擔得起與否,不可無理誅求,使民眾疲於奔命。臺灣由北至南,打通條縱貫道路,偌大工事,非臺灣斷不容易造成的。近頃各州又在爭張道路網,州路庄路保甲路同時興工,而縱貫道路的未了工事,也在急於完成。以上各種工事,都是內地人不在內的保甲要負擔的。民眾或要求中止,或請展緩時期,陳情抗議,都不能使當局有所反省。這麼簡直是內臺人利害沒有一致的臺灣產業政策為厲之階。民眾不要,而當局偏斷行,這種政治究竟是以甚麼做對象呢?

公學校教育問題,和前段所述道路的問題,恰成反比例。臺灣人自老早就要求即施的義務教育,當局種種藉詞,延遲至今,還沒有何等的準備。但臺灣人的向學心和時勢的潮流併進,近來對於子弟的教育,異常關切。雖值景氣不佳的現時,也不敢吝惜教育子弟的學費。尤其在都市的家庭,莫不自然的給子弟上學。近數年來,未聞有學校教師出而勸誘新入生的事實。甚至有希望入學的學齡兒童,因學校收容不了的關係,竟受拒絕的奇象。新竹州下本年僅新竹一公就拒絕了將近二百名的志願入學兒童。其他各地儘可類推。於此夠以想像臺灣當局對於初等教育的缺誠意。而且有抑壓臺灣人向學心的發達之嫌。可說是無視民意極了的政治呀!

02 日漸衰微的高雄的漁業界 價敗本虧轉業續出 仲賣獨佔難圖發展
03 公學校收容不了的兒童 新竹市約有二百名 父兄大起交涉 當局態度冷淡
04 農組幹部回鄉 警察大警戒 泰山鳴動 獲鼠半匹?
05 小言 捏造談話的長習犯
06 小言 無盡藏的共產黨員
07 小言 官吏威風春夢一場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七星郡命令解散汐止養豚組合 組合員反對此舉 畜產組合逐流產
02 蒸蒸日上屏東自治聯盟支部 分七班廣招會員 內地人加入不少
03 文山勞働青年要求大新自動車降價 高社長表示以誠意降價
04 屏東街役場 無責任至極 糞便不汲取 私汲取要被罰
05 漢醫復活請願 通過委員會
06 島都瑣聞
07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民國總領事抵島都異常盛況 驛站人山人海 青白旗到處飄揚
02 臺北華僑會館的 林總領事歡迎會 出席華僑五百餘人
03 死和生的境界線! 臺南林謙三殺人案 有無絕對的證據? 請看判官的名斷!
04 中洲噴水
05 竹塹旋風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臺灣今後的解放運動 若是單純的襲用理論 恐無補於實際/克良
02 高雄海嘯
03 討究渭水君的 理論的重大矛盾/南都生
04 廣告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財界消息 正米市場開座談會 協議堂島上場臺米
04 臺灣產糖制限協定成立 糖價有稍見安定 然對原料代不可降下 生產者要採算決栽培
05 官有地要給地方公共團體 市街庄經費二千萬多圓 大眾疲弊功課必要減縮 為地方團體設恒久財源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中華民國十八年度的財政狀況 關稅為歲入最大宗 其次要算鹽菸酒稅 軍費佔全歲出十分之六
02 剿共部隊達四十餘師 對湘鄂積極進攻 對贛省徐徐合圍 軍費的支出很費煞周章
03 俄匪猖獗 縣長被綁 生命危險
04 蝴蝶之訟 未婚夫悔過 落花有意 流水無情
05 環球遊記(一二六) 美國見聞錄/林獻堂海外遊記

紐約(六)

紐約市中,欲觀宏大之建築物,則舉目皆是,欲觀有價值之古跡,則不可多得,盖紐約之發達,僅有三百餘年而已,當時來此之人又岌岌於謀利,故其遺留文物,得以使人欽仰不置者,實較少焉。惟有一所則轟轟烈烈,擧世莫不崇拜之大人物華盛頓,其當日獨立戰爭之遺物也。此遺物陳列於曾作大本營之朱美爾舘,Jumel Masion凡有來過紐約之人,欲尋有價值之古跡者,莫不到是舘一看此英雄之遺物焉。是舘係一七六五年,英國軍人毛利斯大佐所建與其愛妻瑪利同渡此新家庭之歲月,瑪利之美,冠絕群花,遠近莫不知其名,當日少年,若能得她略一顧盼,其快樂實無異於獲得國家之勳爵,她本住在哈遜河之上流,是時華盛頓亦隸軍籍,於一七五六年,有事將往波斯頓,途經瑪利之居,因得納交此美人,欣喜莫可名狀,是時瑪利年二十有六,長華盛頓二歲,華盛頓對人輒稱讚瑪利,有人或料此一對青年,將來定成佳耦,獨立軍興之際,毛利斯大佐不敵,率瑪利逃歸英國,此邸宅卽被沒收,一七七六年九月充為華盛頓之大本營,獨立功成之後,則賣與法人朱美爾,一九◯三年紐約市以二十三萬弗贖回,仍名之曰朱美爾舘,而以陳列獨立軍之旗幟兵械,及華盛頓與重要人物之書牘,竝諸物品,舘凡二層樓,樓下有一廣間,以作軍官之會議室,樓上則為華盛頓之寢室,舘中陳列獨立軍紀念物之外,有拿坡崙之椅一隻,華盛頓為美國共和總統,拿坡崙為法國專制君主,以紀念共和總統而竝紀念異國專制君主,殆難以索解,實則當時獨立戰爭,受法國之援助不少,而法人在美國亦有相當之勢力,故竝紀念比怪傑也。

哥倫比亞,是美國一流的大學,於一七五四年創立,其名稱為「王大學」,獨立後,一七八四年,乃改名為哥倫比亞,本為單科大學,一八九二年,始改為總合大學,就中各科莫不應有盡有,以外還有女子大學,及大學院,若在大學院,則不分男女,共同研究,其基金有五千八百萬弗,每年支出之費用千百餘萬弗,教員千七百八十五人,學生二萬五千人。耕南留學於此,一日導余等參觀,其校舍之建築,自百十四街至百二十街,以圖書館為中心,各科教室環繞而漸次擴大,耕南謂昨年夏季學校之講習,亦在於此,他已報名加入矣,然費兩日之工夫尋不得其場所,乃遂作罷其教室之多,亦可以想見矣。圖書館藏書百數十萬部,其中漢籍四萬餘部「異代古書留日本」此語為不謬。管理此圖書者,為中國人桂質柏,余甚羡其每日得以讀其所愛讀之書真是一大快事也。將出圖書舘,遇一女子,耕南極表親切,與之周旋,歸時始告余曰,大學院男女學生,無一定之坐位,若遇左右有女學生之時,必先與之談話,方為有禮,以此每日常搜索話題以備談資,而又恐不適富,頗以為苦,然亦頗以此為有趣云。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不平鳴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元宵(二)/守愚
02 鬪!(二)/夢華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02 曙光
03 歌謠
04 隨筆 一吼居譚屑(二)/一吼
05 餘錄報社消息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五十九議會の意義 議せざる議會 政權取引所だ
02 臺中醫院賄請負の偽善團が暴利を貪る 新築の阿片棟が 內地人患者專用ごされ、癮者は汚い 病室に押込まれる
03 自由人俱樂部成立 其の本領は何處にある 臺灣に自由人が居るか 其の成長は蓋し注目に値する
04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中華民國が昨年阿片委員を拒絕した事情 其の誠意なきを認めた為 政府は阿片嚴禁に決定した
02 特權を排擊せよ! 倉庫會社が上屋を獨す 利益は八十倍 年額十數萬圓 萬民の膏血を 獨りで搾取す
03 漢文科輕視政策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民意を蹂躪した鶯歌の道路問題 庄民は出役で對抗 納入者は還附要求 庄は工事を打切れ
02 當選論文 臺灣農村救濟策(三)/羅鳳
03 舊城信用組合の理事が總辭職を決行す 辭職で責任は消えぬ 管理權を大眾に移せ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基隆市尹の留任運動 體裁より逐出策か 心事陋劣なる哉
02 紙上議會 議案 臺灣民眾黨は禁止されたが臺灣人の政治的自由を獲得する為に、今後も合法政黨を作るべきか否か。將又どうすべきか。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偏護退職官吏 濫設收容機關 臺人領分被侵社說

一般官吏在其所辦理的國家事務,和一般社會上私人間的事務,雖然性質不同,但在其向國家領取俸祿,和一般社會上的辦事員向僱傭主領取薪金是一樣的,所以對待官吏既有豐富的薪俸,就可算待遇好極了,何況於一定年限後退官時,又有一時的退職慰勞金和永久的恩給可領,可見國家之優待官吏是極其豐厚了。尤其是如在臺灣生活費已經比日本內地低廉,而於官吏反有五成以上的加俸可領,所以一般官吏生活之裕如,比較其餘的平民的生活確有天淵之別。對這樣有數重優待的官吏們,於其退職時候,據所規定的給與給他,都算十分優待了,有何必要於其退官後再講特別的保護政策呢?

然而臺灣當局卻不顧官吏於在職中已有多領加俸,而在退職後卻又極端保護,以致有侵佔民業,有時使人民加重無理的負擔。如數年前,藉口於無斷開墾,把人民已墾成美田的土地拂下給退官者,不但惹起不少的問題,其結果使緣故者失業被迫於飢寒者不知道幾許?又一方面設立很多沒有事做的機關,當作退職官吏的收容所,如水利組合,同業組合,農業組合,農會及其他社會事業機關等,其數實不遑枚舉。而至近來竟愈出愈極端,如對水利組合,為欲收容高級的退官者,便一律強要置有給的組合長,最近為欲收容公學的退職校長及教員,則於臺中州下各郡新設國語普及的指導員等,對於退官者的收容與保護,可謂新案疊出,無所不有了。

又一方面對鹽,煙,酒,阿片等專賣品的仲賣,已經侵佔殆盡,又如在臺中連他們平生所厭如仇敵的阿片小賣也被侵入。所以於現在凡有獨占性的所謂一切利權,莫不已供退官者為慰勞品,或於將來概要歸於退官者之手裡了。其他如向來概以臺灣人充任的街庄長,亦漸被內地人的退官者所侵,同時吏員們亦多以內地人代替之。

□□□□□□□□□□□□□□□□□□□□□□□□□□□□□□□□□□□□□□□□□□□□□□□□□□□□□□□□□□□□□□□□□□□□□□□□□□□□□□□□□□□□□□□□□。

02 新竹州下的紙帽 被臺帽會社獨佔 女工們不懂得爭較 其他商店都要閉鎖
03 中南運輸業組合解散 就役員組織會社 反對者設創組合
04 瑞芳庄役場督促四年前的授業料 父兄不服抗拒繳納
05 小言 政黨政權的犧牲者
06 小言 寄語華僑勿忘團結
07 小言 高等係與社會運動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旗後漁業組合組長選舉 市尹強制面前會議 漁夫不服市尹壓制 終選陳氏為組合長
02 嘉南大圳處置不平 關係地主提出訴願 郡役所調查不詳細 不能灌溉農民吃虧
03 借家人本部開家賃降價座談會 提倡團結興起運動
04 島都瑣聞
05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人權擁護座談會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民國領事館舉行開館典禮 當日賀社客盈門
02 全島華僑開五次代表大會 開會繼續四天 議決要案提交領事館
03 苗栗一公 減二學級 父兄反對
04 老組合長慈悲 把三姨太賞與給仕 真是有情者竟成眷屬
05 氷販賣組合 賣價很貴 商人唱打倒
06 中洲噴水
07 高雄海嘯
08 廣告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財界消息 專賣酒要從時勢降價 移入酒的買價更改如何
04 日本勸業銀行 在臺灣放資五千萬圓 利用者要深考慮融通 不況期的整理為緊要
05 郵商船協定成約 期間限向後十箇年 對臺灣運資低減大有影響 貨主要團結計策牽制對抗
06 廣告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法權交涉的情形 各公使聚集南京 双方都未肯讓步 英美軟化日本或陷於孤立
02 共軍消息 列甯嫡派的朱毛軍有槍萬餘支 彭黃勢力浩大 何鍵勸誘歸順
03 岳維峻降赤軍的情報不確 現實沒被困在廣水 三十四駐漢辦事處公表
04 民國二十二年決定在北平 開世界實業大博覽會 四月一日起開始籌備 擬修改故宮三海為會場
05 阻止馬來亞華僑派代表國民會議 星洲政府大逞淫威
06 竹塹旋風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御都合主義」是 資本主義代辯人的專賣品(一)/蔣渭水
03 不平鳴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鬪!(三)/夢華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02 曙光
03 歌謠
04 渡華參觀漢籍記(上)/黃春成海外遊記

(一)渡華之動機

去年歲暮,余歸自東瀛,閱數日,往訪井出五洲(季和太)先生談及漢籍事,互相唏嘘,蓋年來中原扳蕩,往昔公私所藏之奇板珍本,散失于兵火亂離間者,不可勝計,而最近新興中國,方從事于新學,古籍無暇顧及,故其荒廢尤甚,致使好古之士,徒喚奈何!

五洲先生,素好漢學,昔在東大課餘,著有陽明學之研究,大受某博士讃賞,惜其書不出版,中年官燕時,與王國維梁啓超諸大家諸氏,日相切磋,邇近渡華又與胡適之等互相討論諸子各學,並與中國執政各要入,暢談時事歸臺後,隨著有中國哲學史之批評,係讃美胡氏之中國哲學史大綱也,並著有中國革命事跡之考察,洋洋數十萬言,立論中庸,攷察精微,而其頌美新中國,大非眼小之士,能坐其背,為其然也,先生護惜漢籍,比眾尤深,是故,敦敦勸余渡華,一視殘跡並代紹介上海大家劉承幹,井出上海日報社長,朱東亞同文書院教授等。蓋三氏對于漢籍多有心得故也,閱日余又訪督府圖書館及伊藤賢道大浦精一兩先生,承圖書館將數十年來末收之書,委託搜羅,並荷伊藤大浦兩氏慇懃指導,數日後又接吾師中山健先生電勵,故余渡華之心乃決,隨于舊曆新正,買掉由閩而北矣。

(二)在閩之感想

閩省本古偏鄙之地,南宋以來雖名儒輩出宦遊其屬郡,然地新而民多不文,公家所藏各書,非他省可比,自不待言,求之私人秘藏,亦寥寥如晨星,至于店肆版出日用各書,其紙墨之劣,尤甲全國無甚可觀,故隨船由閩而滬。

(三)上海各舊書肆之性質

上海為東半球之大商場,世所共知,嘉道以來,分租列强,十重洋場,隨為軍閥富豪隱逸之桃源,窮奢極侈,終成萬惡之淵藪然邇來學校林立,文物斐然可觀書肆因之以盛,私家藏出,大有其人,蓋富豪多寄居其地故也,余往年曾戱學滬上兩載餘,師友頗眾,馬遊舊地,不患迷途,船到之時,即往各肆參觀,查各局所售諸書,雖少珍本,但極力搜羅,宋元之版,時有可見,唯居價太奢耳。攷其因,係受外人所購貴也。而外人之中,猶以日人為甚,蓋外人貴書而不貴價,致使國中好古之貧士,可望而不可得,奈何之嘆,到處皆然。

余六年前在滬時,舊書肆甚寂曾幾何時,四馬路之中市,已成古籍之市場矣,各肆之中,唯受古堂集書較富,但其售價,比之他局尤奢,錦文堂數主合辨,價雖並常,然欲照該局所出之書目,十無三焉,故外客向該局採辨時諸多失望,同文堂所集書數,比之受古雖有遜色,但其經理鑒定版墨之精,頗可稍讃,漢文淵與受古堂可謂伯仲,但主事之人不甚活動,門庭甚寂,唯集古帖,為該局之特色,蟫隱盧本店在北平,上海其分肆也,此局珍本頗多唯主人時常返里,察其意對于商業,不甚關心,余往訪時,戶閉而夥埋首觀書,小公司則低頭糊補殘簡,客之至似不甚覺,與之談,辭意亦甚簡單,店號蟫隱,可謂符合,來青閣主其事者為楊君,為人厚道好讀,其書價為諸肆中最低廉,故其書目一出,貨卽立盡,其餘如傳古齋等與各局無甚軒轍,恕不長述。

耍之倘好古之士,欲與上海各局採購時,非先凾詢,然後採辨,不然,定必失望多多,蓋舊書肆所售之書,不過一部,其書售出而書目猶存耳。

(四)各局諸書之來源

金陵為古之帝都,吳越名勝甲天下,歷代名儒,又輩出其地,故其奇書珍本,實冠全國,無如與上海隣接,交通甚便,外人收集古籍,皆以此為根據,數十年來,漏泄迨盡,故滬上各局,對此三省,無處可以染指,所集諸書皆以楊州、安徽,以及長江一帶為多,遠者,燕、魯、蜀,數亦不少,粤之新版,兩湖之廉書,其額亦有可觀。(待續)

05 環球遊記(一二七) 美國見聞錄/林獻堂海外遊記

紐約(七)

紐約市街,多是高樓大廈,故寒時不易得日,熱時不易得風,又兼車馬喧闐,晝夜不輟,若在盛夏之際非有山明水秀之區,供逍遙遣興,則直使人悶煞,故紐約市外,夏期遊覽地,特多於他州,兹略記其最有名之哥尼島,及熊山公園二處。

哥尼島,Coney Island是一般民眾之誤樂地,於一八四四年之後,方始漸次繁盛,島在於布魯克林Brovklyn區之南,由紐約或乘車或乘船,不過數十分鐘,皆可直抵其處,但遊者多以夜,未至里許,卽見滿天雲錦,其電燈之數不知其幾千萬盞也,中有一園,名曰狂笑,其中陳設睹玩區,有普通者,有特別者,然欲遍觀之,每人須費十餘弗,其餘如狂笑園而稍小者,尚數十區,欲遍遊之,非二三日不能盡也。一九二◯年,市會決議沿海岸九千呎為公眾海水浴場,投四百萬弗,築一棧道於海濱,作散步納凉之用,酷暑之時,來此遊覽者,日有三百萬人,而海水浴者六十萬人,在此棧道眺望,惟見人頭,而不見海水,真是世界第一之海水浴場,欲知美國之人情風俗,此處亦不可不一觀之也。

熊山公園,Bear Mountain Park係一婦人所寄付者,其大數千英甲,在哈遜河之上流,離紐約頗遠,乘自動車須一點三十分鐘以上,方能到達。余與耕南猶龍驅車沿哈遜河濱左岸而行,時屆仲春,河邊之柳葉,新被春風所裁出,其嫩綠掩映臨河之樓臺,明媚春光,至此方始領略。華盛頓厄文Washington Irving之故居,亦在此河畔,行經其處,遂下車一訪遺跡焉。厄文是美國有名之文學者,生於一七八三年,卒於一八五九年,其著作,各國莫不翻譯,無須贅述,但其思想有厭惡新興之都市,而仰慕古昔之文明,此點,頗類中國學者。矮屋數間,不得其門而入,詢問再四,方來一閽者,謂此門閉鎖,不欲以示人,問其何故不開放,他亦莫明其妙,真是使人不快。哈遜河僅有一橋,曰熊山橋,過橋須納稅,四人一車,共納一弗十仙,美國人事事無不力爭為世界第一,此橋稅金之重,亦可稱為世界第一也。過橋不遠,則為熊山公園,山上氣候稍冷,草木尚未萌芽,不似前刻所見,「青青河畔柳」之可愛也。有一料理店,四面之壁,概以圓木造成,形同鹿栅,以此建築,而配合佳麗山水,恍似太古遺民,盖久住都市之人,常厭其湫隘囂塵,而反欣慕元始自然之景色也。余等在此,略憩片刻,則出閒行,以鑑賞薄暮風光,山畔有湖,水清可鑑,因時間過促,不能復作低徊瞻眺,乃急沿河之右岸而歸。河濱置有廢艦二十餘艘,聞說製造此艦,原以供歐洲大戰之用,未成,而戰事告終,遂棄之,河之下流,水勢浩大,不能架設橋樑,車欲過河,皆以舟載之,是時日已云暮,待渡之車,蟬聯哩餘,及至過河已七點三十分矣。自午後一點三十分,由國際公寓出發,至是適滿六點鐘,計馳百數十哩之道路,頗覺疲倦,凡欲遊熊山公園乘舟較為舒服云。

06 餘錄報社消息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臺灣港灣政策の矛盾と 官設倉庫運用の誤謬(上) 設備費五千萬に上り 其の運用宜を得ず
02 經濟時論 閑却されたる 臺灣の金融政策(下)/陳逢源
03 下村校長の訓辭 悲鳴か弔辭か
04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暴慢な臺北市役所 民有地を強奪する 此も內地人の為か
02 法文學會の組織 其の活動方法如何近發會式を舉ぐ
03 洋服店の挑戰
04 何の為に官憲は 犯人を捏造するか 私怨か受託か 公正を欠てる
05 赤島社の洋畫展 繪畫の臺灣人 特殊性を出せ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差別待遇の為に 齒科醫師會混亂す
02 臺灣水利組合の植民政策的意義 宜蘭水組の實跡を見よ 組合員に管理權を返せ
03 最近の借家爭議(上) 爭議の歷史的必然性 最近の傾向は如何?/市川生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有耶無耶に葬る警察官の暴行事件 面目が必要か 信用が必要か 至る處に怨聲あり
02 鶯歌の道路問題 庄長一派の陋劣な 策動で益益紛糾す 郡當局の意見を別れ 利權派に利用さる
03 紙上議會 議案 臺灣民眾黨は禁止されたが臺灣人の政治的自由を獲得する為に、今後も合法政黨を作るべきか否か。將又どうすべきか。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臺灣人中等教育的危機 逐年比率漸減 同胞及宜奮起社說

臺灣的初等教育,在內地人方面早已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但於我們臺灣人方面則至今還在百分之三十,而其餘百分之七十的多數兒童,皆沒有就學的機會,對於這層的恨事,本報屢有提起,茲不再贅。惟看本月新學期的入學狀況,在各市街地的兒童,仍是被拒絕就學的不少,噫!這豈不是臺灣教育界的一大不幸嗎!

茲就小公學校畢業的內臺人兒童進入中等學校的狀態比較考察之,如近年來,每年小學校畢業的內地人兒童约有四千五六百名,而進入中等學校的兒童有二千多名,臺灣人兒童由小公學校畢業的約有二萬五六千名,而進入中等學校的僅有一千多名,內地人小學校畢業而再進入中等學校者將近半數,但臺灣人不及二十分之一,彼此相差,何其如此之甚!再就本年三月,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實業學校及師範學校等全島三十二校的志願者入學率比較之,內地人每一百名合格四十八名,臺灣人每一百名僅僅合格十六名而已,臺灣人兒童之中,志願中等學校者既不多,而其入學考試的成績,又遠不及內地人,這是我們同胞急要考究的一大問題。況且中等學校入學者,內地人和臺灣人的比率,乃內地人漸多,而臺灣人漸減,如昭和四年中等學校入學者百分之中,內地人佔六十一,臺灣人僅三十九,翌年則內地人增二分,臺灣人減三分,至今年的比率則內地人增至六十四,而臺灣人又減為三十五,於此可見臺灣人的初等教育極其不備,而且中等學校入學試驗程度又以小學校畢業為標準,故公學兒童當然不能與小學兒童競爭。如此偏重內地人的教育政策之下,臺灣人要受中等教育的機會,逐漸被內地人侵蝕去,這是統計上所證明的事實,真是不容輕視的一大教育危機。

綜上所述,我們臺灣人的初等教育不能普及,固是一層的痛心事,然而在中等學校的競爭入學,又多被內地人擊退,而年年進入中等學校者之中,內地人比率漸增,臺灣人比率漸減,同一教育制度之下,一則極積增進,一則消極萎縮,所謂共學制之美名。於此已暴露其怪體了。總而言之,我們要急謀初等教育的普及,固不待言,然而要求中等教育的機會均等,又是有心人不能沈默放過的一重大問題呀!

02 消費米檢查制度 是否為收容退官者? 高雄米殼組合總會 議論紛紛逐被否決
03 新竹信用組在糾紛 官廳失信於民眾 尚在議事進行中 組合員一哄而散
04 基礎教育豈僅挑糞鋤草嗎? 保護者講對策
05 小言 觀海意外的變化
06 小言 華僑與國民會議
07 小言 「布爾喬亞」意識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對名譽職的庄長 郡守強迫辭職 是否背後運動奏効? 庄民一致請留舊庄長
02 臺南孔廟管理人暗鬪 管理人不負責任 孔子祭終逐延期
03 新庶務課長上臺吃倒彩 嚴重警戒入衙門
04 汐止炭礦罷工真相 當局大索策動者
05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家族制度 結婚問題 座談會報社消息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新年度各學校入學率一覽 為着入學難與經濟難 臺灣人多失求學機會
02 島都瑣聞
03 竹塹旋風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財界消息
04 新一期米耕地發表增加 移出餘力豫想二百廿萬袋 財界環境不可樂觀 米戰前途要加覺悟
05 日本物價反騰前途如何 事業統制招來的現象 不得觀為景氣回復兆 財界依然在整理期中
06 廣告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國民會議絕不延期 議事一切要公開 提案內容有制限 會期定十日至十五日間
02 法權的過度辦法 添設特別庭二十處 聘任外國法律專家 租借不許設定例外
03 河北省嚴厲禁煙 最較重的 處以死刑
04 中國現下的情形 法權交涉進行順利 共軍討罰不成問題 閻馮兩人都要出洋 蔣主席和記者的問答
05 渡華參觀漢籍記(中)/黃春成海外遊記

世家以及新富、集古籍者、大有其人、前者、多其祖考之遺傳而後者、或為個人之嗜好、或為虛榮心之掩愧術計、費幾許之銅臭、買子曰、「富而好學」之頭銜故前者雖陋而實多、後者雖艷而虛夥、前者可以枵腹而存書、後者、多不能因書而失利、是以前者難于通融、而後者或可源々賜顧也、此非中國社會之特殊、求之吾臺、亦非少數。

劉承幹氏裔本宦家、富名江南集書之多、譽遍儒林、余初聞其富、以為如上所述之土豪式藏書家、後得悉其為人、好學勝于好名利、況又世代名儒、故忻然往訪值氏晉京、會其經理、介紹觀氏 所藏各書、奇板珍本、琳琅滿目 美不勝收、天下孤本、亦頗多焉宋會要即其一也。五洲先生往年曾借其書、錄其有關係者而作材料、此次又託余向劉氏交涉、欲藉其全書囘臺謄寫、商之經理、雖有允意、但非派人在滬抄錄不可。夫文化雖無國境、倘有萬一損失實多、有心人、諒亦不愿其無謂之犧牲、當局如有實意、振興漢學、則中國諸大家、未必不樂于相助也。

嗣又訪問南陵徐乃昌、吳興周由厪、武林程彪、丹陽林鴻卿、常熟黃鴻儒、吳縣浦伯東諸大家拜觀各氏所藏之書、內有鳩集一門而見長者、或以搜羅宋元本而異眾者、以及個人鑒定版本而見稱、亦有不區貴賤唯務博藏者、各立門戶、稱雄儒林、漢學衰頹得瞻諸氏之苦心孤詣、保存殘喘 實深慶賀。又蒙諸氏謬愛、烹茶煮酒、忝陪末座、論書談史、極一時之樂、陶冶數日、始豁然而悟、知漢學之深、浩如淵海、非吾小子、可隨意雎睨也。

(二)吳縣雜言

蘇州本春秋時之吳都、而蘇州之名、係隋代所號也、宋為平江府、元為路、明改蘇州府、清因之、為江蘇之省治、民國始廢、余往年曾與希蓮君駕驢遊虎坵、探范氏義田、弔寒山之故寺、風光猶昨、人事已非、憶及稚時之樂、感慨奚似。昔時道路甚隘、馳鱸虎坵多感不便、市政以及衞生等大非杭州之比、自國民政府統轄以來、煥然一新、繼此長往、將來蘇州之名、定必克廣往昔、不卜可知也。藏書家以林汪二氏為最著、但非上海劉徐二公可比、故不細述。

(三)無錫片錄

無錫離上海約四時間之火車、縣署在是、漢時已有、清屬常州府、今屬蘇常道、名雖遜于蘇州而風光清秀、實不亞焉。市內工場林立、女學亦甚發達、婦女談話、嬌柔可聽、與吳娃類似、小曲無錫調、其播尤遠。該地之藏書家、首推翁和氏、以金石學類為耳門、但比之林鴻卿氏、則不亞小巫見大巫也。

(四)丹徒遊記

丹徒之名、係自漢始、孫吳改武進、晉復改為丹徒、隋改延陵 唐復置、故城在縣東南十八里今屬江蘇金陵道、城西雲臺山下為長江名港之一、歲咸豐八年、天津條約開作通商港、小說中之雷峯塔「白蛇水淹金山寺」即指此地之金山寺也。小說荒唐、固不待言、但金山之沿起、頗有趣焉金山在縣城之西北、舊在江中、今四周沙漲成陸、本名浮玉山、以裴頭陀開山得金、因名之、山下西南、有中冷泉者、即所謂天下第一泉也。市街繁華、人亦眾民清純厚、風俗古樸。此地之藏書家、以林鴻卿先生為著、但野居滬上、不常返里、其大父係同治閒之卿二也。氏好金石、故對金石學類之書、搜羅尤富、不理家產、日以阿芙容及古籍為友、邇來家道中落五年前將所藏之、書、向銀行擔保、額為拾五萬圓其全書之真價值、諒可想見。氏之鑒定版墨、為江南巨擘、零星殘簡、一瞥即可斷定為某年代之物、至其版出之所、亦可隨口以出。余在滬、曾執弟于禮六七日惜余魯鈍、難傳其鉢。(待續)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中洲噴水
03 高雄海嘯
04 不平鳴
05 廣告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鬪!(四)/夢華
02 一群失業的人(上)/守愚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02 曙光
03 「御都合主義」是 資本主義代辯人的專賣品(二)/蔣渭水
04 環球遊記(一二八)美國見聞錄/林獻堂海外遊記

華盛頓

華盛頓為美國之首都離紐約二百二十七哩,五點鐘之火車,即可到達。余等於四月十日,午後由紐約出發,晚抵華盛頓,則先投宿旅舘,適旅舘滿員,舘人頗親切,以電話代為詢問他旅舘有無客室,問二十餘處,皆以滿員對。蓋因國會開會中,及復活節觀櫻會之故,來者甚眾,是以無有一間之空室,舘人去此不遠,有一市,名曰巴爾的摩爾,不如暫宿於彼。乃將行李寄其保管,晚餐後,散步街上,從紐約煩濁之區,忽到此處,正如哀絲豪竹之後,聞素琴之音,大酒肥肉之餘,嚼蓴鱸之味也。

巴爾的摩爾,Baltimore是一有名之工業市,人口八十餘萬,其重要之工業為鋼鐵,銅,罐詰,壜等,農產物,如小麥菓實之類,亦出不少。獨立戰爭,及一八一四年之役,皆不被英軍所蹂躪,故有人稱之曰平和之都市。一九◯四年不慎於火,遂使商業繁盛之區,一百五十英甲,盡化為焦土,損失七千萬餘弗。然因是之故,後此之建築,其美麗獨冠全市,諺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斯之謂耶。巴爾的摩爾到華盛頓,一點鐘之火車可達,余等夜來潮去,凡三宿於此。

華盛頓雖為美國之政治中心,其人口僅有五十萬而已。都中建築,最宏麗莊嚴者「喀別德兒」Capitol喀別德兒者,譯言元首之意謂此地為一國之元首也。中央一座,其最中立華盛頓之銅像,壁上,繪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見美洲,一六二◯年,清教徒上陸及華盛頓退位,南北戰爭種種圖畫,右為彫刻室,凡有功於國家之名人,皆有其像,令人對之,肅然起敬。左為聯邦法院,美國最高之司法府也。兩旁二座,為上院下院,上院議員,每州選出二人,四十八州,計九十六人,本由各州立法府選出,因有種種之弊害,乃於一九一三年,憲法改正遂由人民直接選出,任期六年,每二年改選三分之一。下院議員四百三十五名,人口二十一萬以上,選出一名。屬領代表者五名。余等來時適在議事中,上院議員,出席者三十餘人,下院議員,出席者五十餘人,余皆旁聽約十分鐘。喀別德兒之建築,其大有三英甲半,工事費一千六百萬弗一八六五年,方始全部完成,周遭皆用大里石鋪地淨無纖塵,光可鑑髮。後面為圖書館,其建築費六百萬弗,內部亦用大里石彫刻,世界第一美麗之圖書舘也,數千來年世界上著名之學者,莫不有造像,入之如對嚴師,使人油然意遠。觀書堂壁間刻古今文字凡百餘種,亦有中國文字,出書者,為「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其藏書百數十萬冊。其中漢籍九萬餘冊,日常千數百人在此觀書,而悄然無聲,若在空谷焉。

05 餘錄報社消息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若槻內閣の成立
02 古澤郡守が頑固に庄長の辭職を強要す 裏面の理由が問題だ 他に豫約庄長ありと
03 歸臺した蔡培火の氣焰!! 內地人の政治能力 政治良心の問題
04 員山信組の不正事件 郡守は組合員に對して 如何なる責任を取るか
05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臺北市魚市の紛爭漸く解決す 小賣人は新組織の 運用が最も大事だ
02 臺灣港灣政策の矛盾と 官設倉庫運用の誤謬(中) 設備費五千萬に上り 其の運用宜を得ず
03 半箇年間も閉鎖した高砂寮!!! 學租財團は何故 改革を即行しない? 各方面から非難さる
04 廣告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勞働者に挑戰する 產業資本家の團結 プロ運動を激烈化し 階級的決戰を早める
02 最近の借家爭議(下) 爭議の歷史的必然性 最近の傾向は如何?/市川生
03 亂暴な校長樣生徒に重傷負はす 斯樣な野蠻的教育者 何處にも類例がない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鶯歌の道路で郡守課長が不和 庄民は庄に巢喰ふ 庄政玩弄者を早速 追ひ出す方がよい
02 紙上議會 議案 臺灣民眾黨は禁止されたが臺灣人の政治的自由を獲得する為に、今後も合法政黨を作るべきか否か。將又どうすべきか。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法權問題 或用革命外交社說

中國法權問題,即撤銷領判權的交涉,是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根本部分。為孫總理晚年最著力的主張,五月五日要舉行開幕典禮的國民會議,也置重在法權交涉的成行如何。同問題現時是國內外人們所共注視的焦心。溯自民國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國府會公布取消領判權的明令。後因國內戰爭突發,以致遷延十餘閱月,未得進入具體交涉,實屬遺憾之至。迨至今年二月才由外交部重新提起,荏苒之間,又再經過兩閱多月了,一向宣傳交涉樂觀,在略諳外交情形的人們,誰都可推察是一種的誇張。最近由王外長發出沈痛的聲明,對國人宣告交涉停頓的經過了。

列國和中國有締結條約的共二十五國。就中十國自來就沒有領判權。有領判權的十五國之中,有六國願自發的放棄。所剩九國,日本以外二國已經期限滿了。期限未滿的僅英,美,法,荷,那,巴六國而已。然而荷,那,巴三國,自始不甚固執,交涉並非難事。最關重的在乎英美法三國。法國態度不明,很缺誠意,早為中國國民所排斥。唯英美兩國屢傳相距不遠。但有一二要點,不能接近。所謂不能接近之一二要點,實在區域保留,民刑分離。尤其上海工部局所屬之共同租界的現狀維持,是絲毫不肯讓步的。倘若依英美的主張,交涉成立,則中國之取消領判權,不過是虛有其表,那裡配說什麼回收法權?意見最接近的英美尚且如此,其餘可想而知了。唇齒之間的日華兩國,交涉老無頭緒。重光代使歸國,問題能否進展,前途實未許樂觀。

如上所述,法權交涉,現時已瀕於停頓的狀態。一邊主張即時無條件的撤廢,一邊堅持限期分區的漸進主義。兩相固執,局面已別無展開的餘地。記得王外長於二月十二日在滬招待記者,鄭重聲明。中有一節「中國以最大努力,決意收回法權,預深信中國不致被壓迫而採用友誼談判以外之方法謀達此目的」云云,實含有中國若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或採用革命的外交方式也不一定的暗示。國民會議已經迫到眼前,國府將用何等態度對付各國?一齣沈悶的時局,給人們猜疑莫定。若依革命外交的常用手段,除一方的廢棄宣言是沒較善的辦法。一方的廢棄宣言前會發表過。但不跟實行的空敷衍,是不中用的。所以不幹則已,幹要幹到徹底,方可保持國家的威信呀!

02 新竹州勢調查會又一產物 廢止公學校漢文科 藉言為普及國語起見 可惡臺灣人也有贊同
03 民生凋弊中健美奐的公會堂 建築費八十萬圓
04 臺南州下製冰業 販賣區域協定破裂 各積極準備競爭
05 小言 文明人望塵莫及
06 小言 馘首組拾得生命
07 小言 此謂之賣組求榮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高雄魚市兩派和解 內地人自覺聯合戰線 臺灣人返陷不利地位
02 為得壯丁演習費 向保甲民配觀覽券 保甲役員大表反對
03 在難產中的中南運輸會社成立 現在組織早有缺點 前途經營未許樂觀
04 汐止炭礦 罷工後續聞 失敗中得成功
05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高雄借家人同盟 本部和房東抗拒 法庭戰未決勝負 已發出抗納指令
02 蓪草紙製造的特權會社陷入經營難 自始至終較鬧不休 貪特權的敗於特權
03 全島藥業大會盛況 決議九條重要議案 希望取締者的理解
04 故黃土水氏 開追悼會 擬開遺作展覽會
05 南投山本農場 爭議解決 贌耕料折滅攤還
06 島都瑣聞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會社決定降蔗價 蔗農組織團體對抗 此後的爭議難免激烈
02 汐止畜產組合 強制成立 街民反對
03 環球遊記(一二九) 美國見聞錄/林獻堂海外遊記

華盛頓(二)

白宮,是大總統所居之宮也,建於一七九二年,然華盛頓未嘗居住於此宮,蓋脫英羈絆之後,首都問題,頗難決定,因各州之人皆主張建首都於其州內,爭議多年,不能解決,後由各州選代表二人,協議結果,遂定首都於此,當時華盛頓名之曰,「聯邦市」謂此市為特別區,而不在州之統治下,故名之為聯邦市,然國民欲以紀念華盛頓,乃以華盛頓名之。一八◯◯年十二月始移政府於此,而第二代之大總統,約翰亞當斯,gohn Adams實始居於此宮也。宮凡二層樓,頗渺小僅類富豪之室,但周圍之土地,有七十五英甲,其樹木花卉,則甚幽雅可愛。白宮之名,蓋因一八一二年,英美復起戰爭,於一八一四年,英軍佔領華盛頓,都市與宮,遂被焚其四面石壁,不為所毀,迨至一八一八年,依舊形而再建築,欲掩其焚跡,乃為之堊,故名曰白宮。若總統不在時,則開放任人觀覽,余等來時,適其不在,乃得入觀,室中竝無何等之裝飾,惟應接廳,懸歷代總統及其夫人之油畫俏像,他室或置前總統用過之磁器而已,其美麗宏大,不及臺灣總督官邸多矣。然共和國之元首,自居為國民之公僕,不敢絲毫自侈,以示尊嚴,有此美德,令人不得不難羨平民政治質素之風,其所謂平等,真乃實行而非徒作美名也。

華盛頓之紀念塔,高五百五十五呎,基壁厚十五呎,尖壁厚一呎五寸,下大而上尖,形如埃及之方尖塔。自一八四八年興工,至一八八四年,方始完竣於此三十七年之間,因南北戰爭,及種種之故,停工凡二十一年,其建築之時日,僅十六年而已,費用百三十萬弗,塔中石塔,九百級,步行須二十五分鐘,若乘升降機,則數分鐘可達絕頂,登其上可以望全市。當一七九◯年,華盛頓親帶測量儀器,來踏查此叢林荒野,辛苦備嘗,及至一七九三年九月十八日,始行奠基典禮,全市之計畫建築,槪任一法國技師為之,彼時正當法國革命之際,此技師腦中充滿戰事的影響,故一切籌畫,都按着軍事需要而為之布置,其各路之交叉點,都成圓形,或三角形,外種花草,中立銅像,平時殊為美觀,戰時又可以安置大碌之用。今日在此塔尖遙望,惟見芳草佳木,掩映玉宇瓊樓,豈知當日建設,用心之勞苦如是也。紀念塔搆造時,曾徵石於世界各國,各國贈石,皆用其國文而勒之銘,以頌美國國文之功德。中國亦有一石,是當時使館所為,其題詞,謂「華盛頓視陳勝吳廣有過之無不及」云。駐美國之使臣,不知美國之國情,實為可耻,而不知建國之大偉人華盛頓,則尤為可耻,盖彼僅識陳勝吳廣叛秦,華盛頓叛英,不過一失敗一成功而已,何其無智若是耶,嗚呼,一石雖微,而關於國家之體面則甚巨,豈可不慎之哉。

04 讀者信箱 致袁副領事 家達書/心影
05 中洲噴水
06 廣告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財界消息
04 海上運資年額一千二百萬圓 航路補助百八十萬圓 保護政策過度多弊害
05 臺灣正米市場取引墜入投機化 受渡數量比賣家數量 百分比率漸見低降了
06 不動產的負債額 一億一千三百萬圓 臺灣人負債一億萬 土地政策上要大覺悟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行政院新設最高經濟設計委員會 凡一切經濟建設 要先經該會審查 營業稅法決定五月一日實施
02 國府取締通信社 在滬日記者團抗議 要自己國內先有能 够負責的通信機關 方才得根本的解決
03 縮小省區 擬分七十省 每省十四縣 致四十餘縣
04 國民會議 制定標語 共有九條
05 馮氏變裝作腳夫 離汾陽到晉南去了 住防上發生枝節 馮軍發表告汾陽各界書
06 竹塹旋風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赤崁流彈
03 高雄海嘯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02 隨筆 一吼居譚屑(三)/一吼
03 不平鳴
04 廣告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一群失業的人(中)/守愚
02 放屎百姓(上)/愁洞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02 曙光
03 歌謠
04 「御都合主義」是 資本主義代辯人的專賣品(三)/蔣渭水
05 餘錄報社消息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廈門に於ける未亡人の變死 何故に不問に附する 未亡人は堕胎致死?
02 全島實業大會 致商利益擁護機關 臺灣人は別に作れ
03 婦人の入水自殺 原因は栲問か? 警察の責任問題
04 官憲は只乘を慎め! 官權を笠に被て 遊山女郎屋通に 自動車を徵發す
05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各地商工團體は續續と郵商船から 辰馬汽船に乘換へる 運賃を三割五分割戻す 郵商船反省を要す
02 亂暴極はまる電力會社の檢查 夜陰大舉して 閨房を襲廻る
03 臺灣港灣政策の矛盾と 官設倉庫運用の誤謬(下) 設備費五千萬に上り 其の運用宜を得ず
04 製氷會社の團結 市民を搾取するか 販賣組合が大事か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中國政府が新聞聯合會社を壓迫す 言論暴壓だとして 日本新聞社は抗議中 臺灣當局にも抗議して呉れ
02 資本家の手先か商工課が蠢動す 農民より年三十萬圓の搾取 謀議は丸新の奧座敷で
03 婦人公民權(上)/市川生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組合監督者が情實貸付を要求 組合員に突込まれ 組合が報告書提出 郡は何故握り潰す
02 敗殘野球團が野球大會に出場 敗けても勝っても 內地人は內地人か
03 不思議な告發 手製の仕末書を出させ、此れを證據に告發する
04 紙上議會 議案 臺灣民眾黨は禁止されたが臺灣人の政治的自由を獲得する為に、今後も合法政黨を作るべきか否か。將又どうすべきか。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