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臺灣新民報1930年10月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無用長物的協議員改選 紳士學賣笑 細民不聊生社說

大正九年十月一日,由田總督考案出來的假地方自治,於今已滿十年了。官命奉行的協議會,已經形式的開會諮詢了十次,唯命是聽的協議員,也已經改選了六回。然而自治至今,仍是依樣畫葫蘆,絲毫都沒有見其進步。

在此十年之間,世界的文物,日進月新,就是日本內地的政情,如實施陪審法,實行普選制,不久又將認定婦女子公民權,甚至朝鮮人不屑哀求的地方自治,也已決定要把他改作民選議決機關。然而獨我臺灣,十載于今,人智並不是未開,民心也非未覺醒,地方財政也未嘗不足,何以現代人生活要素的公民權,至今還沒有獲得,此可謂古今世界的一奇聞,臺灣住民的一恥辱。

現在臺灣住民,僅僅現代人生活上的最低要素的公民權,尚且沒有獲得,既沒有公民權,自無自治的可言。故昨一日當局所發表的全島三千餘名的官選州市街庄協議員,固非民意的代表者,純是官意的代辯人,既是官意代辯人,自不能期待他們來誠實為民眾謀幸福,實是一種無用的長物,斷不是組成自治機關的民眾代表。在此官權萬能的臺灣,更加以那麼多的官選代辯者來奉行官命,粧飾專政,噫!士紳學賣笑,細民不聊生了。

這回的協議員任命,在當局說是有多收幾個能解國語的新人,頗為得意,然而要籠絡那班「唯唯諾諾」「贊成無異議」的傀儡,那裡有選取能解國語的必要。能解國語與否,同是一丘之貉,於官邊看作玩具,於民間算是廢人。所以對於這種政治的把戲,民眾已經無厭惡而沒有所期待了。

前日民眾黨有對各協議員,發出勸其辭職的勸告狀,這是主義忠實的一表示。日昨臺灣自治職盟也發出不滿這回改選的聲明書,這是現實失望的一證言,雖多不合御用紳士的虛榮心理,然而在此低迷的臺灣社會之中,也可以作一種的自治運動的刺激劑。

總而言之,在臺灣民眾的政治自覺已經顯然發現的今日,當局對於假自治制的協議會,無論如何粉飾,除非根本的改造為完全的民選議決機關,絕不能使民眾有所期待和信賴,若不使民眾有所期待和信賴,則無論何等強力的專制政治,終亦必有失敗的一日,這是東西古今史跡所明證的,賢明的為政者豈不能先見及此嗎?

02 嘉南大圳要如何講究 輕減地主的負擔? 借金利子要降下 經常費可以半減
03 為着生活問題 北溝庄民開大會 憤慨監督主任無理 決議提出陳情
04 小言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不景氣的臺灣諸相 地主收入減少 農民生活困難 商人生意蕭條
02 最近臺北布商 倒閉者不少 冬期商況各須警戒
03 島都瑣聞
04 婦人智識階級團結! 臺中婦人親睦會成立 定十月七日發會式 一般頗注目其將來
05 教育會主催的 美術展覽會 定本月下旬開會
06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北門製鹽者為生活問題 將奮起和專賣局抗爭 當局若沒有救濟策 恐難免演出悲慘劇
02 因為小小的案件 警察隊迫人入水 東港郡盧德成的枉死 一般都非難警吏殘酷
03 臺北魚商創立 魚類小賣人協會 要對抗仲賣組合 擁護小商人利益
04 竹塹旋風
05 藉公報私 即決罰金二圓 法院判無罪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橫逆的嘉南大圳 無水也要水租 地主齊起抗納 高等課長也表同情
02 衛生 果實的效用
03 國民政府外交部 派員調查臺灣僑情 袁家達不日到臺
04 高雄市小賣 白米商暴利 玄米已經大落 白米倒反起價
05 澎湖廳民會 業務停止 經費的關係呢? 或內訌所致呢?
06 無視民意的 移植庄長 協議員也多 憤慨要辭職
07 中洲噴水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米界消息
04 全島米產地見聞記/一記者
05 最近世界經濟不安的情勢(下)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時代的寵兒張學良對付 時局的三段辨法 第一段發出通電 第二段下動員令 第三段就任副總司令
02 張學良的 和平通電 (全原文轉錄)
03 和平通電發出前 對記者說明立場 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張學良談話
04 新中國一瞥的印象(十四)/菊仙海外遊記

明思宗殉國處

出故宮博物院的北上門渡過御溝,正正對面的路邊便是景山門。要入景山的通過券聯在故宮博物院門票,所以無須另買。景山周圍約有2、3華里。或說是昔日元太祖入北京的時候,為將來萬一被困要籠城的準備,埋了很多煤炭的在這地方,便成為這座山崗,所以也呌做煤山。入景山門打右邊跑去,到登山路口,見有一顆歪斜的古柳。樹下有塊石碑刻着「明思宗殉國處」。原來明末崇禎皇帝,因闖賊入城,在皇宮裡頭手衂皇女,留句「生莫作帝王女」的悲詞,單身逃出皇宮,終於自縊於這棵柳樹。見景傷情,經過三百年後的遊人們,目睹此衰敗殘柳,還要感覺着一點的餘痛!山上建有三處的憩亭,可以展望北京全市。眼下一片黃甍的城闕宮殿,於太陽光中,金碧輝煌,極壯麗堂皇的美觀。宮中動靜,盡可偵察,昔日不用說是絕對不許遊人們登臨的。囘轉頭來可以遙望地安門,和午門前的天安門,相距不下10華里,恰成為一直線。在科學還沒有發達的5、6百年前,能够有這麼適合學理的建築,外國的技術家們都很讚嘆不置云。

光緒死於此

由景山下來日已過午,即坐洋車到昨夜受柯君請宴的中山公園,吃了一頓的大餐,然後囘到林寓。昨天倉迫沒有看完的三海公園,今天一定要再遊去。下午由新華門買門票入,坐小船直至瀛臺。戊戌政變後,光緒帝就被西太后監禁在這地方。周圍風景雖佳,其奈屋宇都欠修整。中有一間呌做涵元殿,裡面椅棹皆無。唯當中有座敗榻,簡單的很不成樣子,老實遠不及普通人家的臥床。壁上懸一小黑板,用白墨寫着「光緒死於此」。唉!一代帝王的末路,無聊的這麼可憐呀!監禁光緒帝當時的瀛臺,是水中的一孤嶼,但現在已架橋和中海聯絡了。袖海廔、听鴻樓、春藕齋……等宏壯的屋宇都在中海。就中春藕齋是舊時的總統府,出入雖有別路,但以經由南海的新華門為正式,所以曾做過總督的徐世昌,遂自稱為新華老人。最後在春藕齋辨事的主人翁為張作霖,他的餐廳臥房,都有揭示說明。會客廳、會議廳的「沙發」以及其他器具,皆照舊排捌保存着。北海昨天已經遊過,因不再往。恰逢細雨霏霏,即由中海出西苑門,打從西華門邊經過,直達午門前。由午門而南有端門、天安門、中華門、正雄門、正陽門等。道路端直而且平坦概敷以白石,整潔可愛。故不坐車而跑路。至正陽門外便是普通黃塵滾滾的街路。因即坐洋車過前門街,到大柵欄向同仁堂買些帶手的藥類。囘林寓時,我軍已在等候。一同用過晚飯,即往中天影戲院,看新中華女子藝術旅行團。殊不知歌劇很少,而魔術的幼稚,可比是日本天華的徒弟所教的程度而已。因大失望而歸。

喇嘛廟隨喜

奉祀着各種歡喜佛的喇嘛廟,正名呌雍和宮,是北京諸古跡中最具有特色的。既到北京,當然是要看他一看。5月31日早辰,我軍如約到林寓嚮導我們到雍和去。西交民巷至雍和宮總有10多華里,由正陽門前坐電車至北新橋,再步行上10分鐘便到。一座丹青剝落,古色蒼然的舊廟宇,對遊客每名仍是要徵收幾毛的門票錢。廟內曠濶無比,而且各室概多下鎖,非另雇僧人帶路便不得其門而入。中有幾塊丈多高的大石碑,刻着漢滿蒙藏四種文字。當中一座法輪殿,祀無量壽佛,門戶丹青格外鮮明,似最近重修整過的。殿中有上百名的喇嘛僧正在誦經。入內參觀,見有不少披髮左衽的僧人,面尨獰惡可怕。但也有很斯文的,更有婦人小子雜在一邊。喇嘛僧居多是蒙古人,近來漢人也加入不少。誦經中有雜役分配各種糕餅等物給僧人們,一任其在几上布置圖形,好像是在慰無聊的。後邊有間特別高大的屋宇,中祀一尊立着的如來大佛,高7丈半,濶約兩丈,是乾隆時代,由雲南進貢來的一個香檀木造成的。正殿左邊奉祀關夫子,右邊奉祀歡喜佛。另有一所精壇,僧人說是當年乾隆帝禮佛之所,祀的是觀音。歡喜佛共有數十尊,概安置在案上盒內。據說是各表現各種性交的狀態,人獸交歡,無奇不有。自去年來市政府以為有礙風化,故把歡喜佛的下半截用布遮蔽。盒門落了鎖,更貼以封條。僧人特別收入之路絕,而遊人們便不得滿足其好奇心了。我們因沒法子可以探究歡喜佛的真相,很失所望。迨至要出門的當兒,那帶路的僧人,四顧沒有巡警的影子,即由燭臺下取出一兩尊人獸交歡的佛像求售。自說是秘藏的古佛。拿到手一看。工手非常幼穉,算是很低級的玩具。想是僧人們暗地下雇人製造出來要賺錢的吧。但我們沒有上他的擋,看一看就跑出來了。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基隆 民眾黨員 葬式改良
02 臺北 市議員發表 土紳的悲喜
03 巡查太亂來 無故打良民
04 雜誌小報 疊遭禁止
05 桃園 期米的輸贏 損失數十萬
06 大溪 減稅的講演 警官嚇聽眾
07 豐原 愛隣會發會式 順開講演活映
08 陳氏再開業
09 開役員會 籌備福引
10 赤崁流彈
11 高雄潮聲
12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日新醫院開業
02 東勢 架設鐵線橋 擧行起工式
03 大甲 醫師末路 寅夜私逃
04 二林 信組長被告訴 庄民議論紛々
05 埔里 慈光會發會式
06 行員太無責任
07 斗六 街當局英斷 淘汰𣏓吏員
08 竹山 戲臺時演淫戲 當局宜加嚴禁
09 斗六 處置不近理 農民大叫苦
10 嘉義 青年醉迷異端 是誰之咎呢?
11 虎尾 醫師打患者 被害者出訴
12 北港 巡查酒醉 亂打無辜
13 楠梓 會社掘墓地皮 庄民非常憤慨
14 高雄 國詩同窓會 赴鄉村遠足
15 不平鳴
16 社告/臺灣新民報社報社消息
17 廣告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鬼(二)/秋生
02 阿凸舍/鐵濤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02 本社紀念徵詩 日月潭櫂歌(六)報社消息
03 曙光
04 中國留日學生與日貨(下)/念臺
05 生活與藝術(一)/家驤
06 餘錄報社消息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內臺人問題だ生運送店の 融通米問題紛糾す(中) 微妙な民族的關係 其の結果が重大だ
02 經濟眼より觀たる 臺灣人の現狀(四)/靜觀生
03 十年如一日 新協議會員の任命 彼等の手先を表示す
04 自治聯盟の 聲明書 協議員改選に對して
05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區域制度違反だ 搾取慣用の糖業者 又も蔗農民を犧牲に 甘蔗植付制限を主張
02 臺灣正米市場 の嚴正批判(三)/陳逢源
03 十年一日の行政的遊戲 協議會員の官命 新裝の雛壇への 諸家の感想如何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地主會の解散 土着ブル覺醒の秋 誰が君達の良友か
02 考ふべき問題 朝鮮大眾は求めずして 布れる自治制に無關心 臺灣大眾は此の事實の前に 一應再考すベきではないか
03 華僑代表南京へ行く 差別待遇を語りつつ 歸國の途に就く彼等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海外發展障害 警察さへ分らぬ 旅券の扱ひ方 人民の為に今少し 親切でありたいもの
02 臺灣社會運動年代記(十) (自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三〇年)
03 斗六街役場が 貸地料を值上げす 前約を無視し 不況を顧みず 目下大紛爭中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米價大慘落 臺灣農村 格外吃虧社說

一兩月來米價日趨日下,奔落幾不知伊何底止。農家地主莫不陷入收支不能相償的苦境。內地米收穫的預想,於十月二日發表,可得六千六百八十餘萬石,為破記錄的大豐作,比之去年增收有七百三十餘萬石。同時朝鮮總督府也發表大增收,預想可得一千九百二十餘萬石。和昨年比較多了五百五十餘萬石。臺灣米的產額忽報突破七百萬石,較之去年的六百四十萬石,突增加有八十餘萬石,可謂之有史以來的新記錄。如此全國的豐收的報告發表,馬上更影響到本來不況的米價。內地定期米先限每石崩落至拾四元,臺,蓬萊米每袋──六斗三升──不上七元。僅就蓬萊米而言,每袋生產費概算要拾壹元以上,扣起賣價最少也要虧損五元。這麼的叫農家將如何捱過去呢?

農業本位的植民地之臺灣,每年出息,除農產物而外,是微微不足算的。農產物之中以米為最大宗。而且近年來基因於全國的糧食政策,臺灣各地的農會極力獎勵耕作蓬萊種。昭和三年度收穫百六十餘萬石,今年可增加一二十萬石,占臺灣米總收入的約四分之一。這些蓬萊米湊上臺灣消費殘額的在來種米,一年中可以供給二百五十萬石以上的臺灣來,以補救內地青黃不接的時期。以外每年於二期米收成後,還可供給五十萬石以上的丸糯。總共臺灣米一年中的移出在三百萬石以上,換算袋數約有五百萬袋。每袋賣價既不足生產費五元,則臺灣的農家為母國人籌備糧食,不特勞而無功,反要吃著貳千五百萬元的大虧。那末臺灣人安得不苦呢?

因米價慘落,臺灣農家的格外吃虧,上頭大略已經說過。但內地的農家也是免不了要大吃其虧的。農村疲弊倘若至於基礎動搖,這斷不是等閒一回事。現時農林省自不消說,如帝國農會或米穀調查委員會等,莫不用心考慮在講究對策。政府的買米和最低價格的制定,於資本主義達到爛熟期的日本社會,似乎無可為力。東電頻傳將制限朝鮮米和臺灣米移入以維持內地米價。這是那裡來的話?莫不是想把植民地的的農民置之死地而後已嗎?產糖地的玖馬,天災人禍頻仍不息的中國,儘可容納日本全國的過剩米。唯當然是要覺悟著大虧本的賣出,這筆損金誰敢說不是全日本國民要負擔的?這麼也許是最自然的米價維持策,望當其衝的人們須由國家大局著眼,幸勿以差別植民地為能事!

02 獨占夢中的 郵商船運費僅減一成 辰馬汽船出來競爭 貨主將取便宜條件 總商會上在交涉中
03 大阪中央市場成立 青果會社運命危險 三州內務部長開會議 結果如何值人注目
04 專門學者的 理工學會成立 科學者集合 頗多真劍味
05 民黨對新協會員 勸告辭退
06 小言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借家人有志組織 臺南借家人聯盟 一部分的家主起恐慌 自發的降減二成了
02 製糖會社出資 解散西湖農組支部 地方紳士出為援助 參會者概非組合員
03 嘉義水道 在八掌溪上流設取入口 低方農民大起反對 決議提出陳情書 開反對大講演會
04 南京將完工的 華僑招待所 總工費二十萬元
05 小賣人協會 代表訪市役所 提出意見及要求
06 組合長投機失敗 鹿港信組起問題 州當局嚴重監查 組合員心寒胆裂
07 島都瑣聞
08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當局出手干涉 地主會陷於難產 發起人態度強硬 難免惹起一波瀾
02 臺南女詩人組織 香英吟社 婦女青年會 為何難產呢?
03 房租降價運動中 房東先斷行降價 為促別的大房東反醒 臺中陳玉氏降一成半
04 組合變為兄弟公司 發覺不當貸付十七萬 每日領回存款甚眾 現金不足流用公金
05 潮州內埔庄 大和信組的紛擾 鐘組合長辭職了 組合員要再追究
06 高雄市內 白米廉賣戰 各地暴利米商 須要及早反省
07 竹塹旋風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環球遊記(一〇二)/林獻堂海外遊記

比利時見聞錄

歐陸戰場

自歐洲有史以來,比利時卽為戰爭之場,當十七世紀之中葉,已有歐陸戰場之稱,自是以後,名實益副。其始屬於西班牙所統治,繼則被奪於澳地利後歸於荷蘭,復再被奪於法蘭西,數百年來之金風鐵雨,無時或息。一八一五年,維也納會議,比之人民不能貫徹其獨立之主張,而仍被併於荷蘭,以成尼德蘭Netherlands王國,為抵抗法國之屏蔽焉。不知荷比二國之人民,其語言宗教,以及經濟上之利益,皆不相同,故欲攪和無間,誠不可能之事,蓋其勢成分離已有百餘年矣。雖荷蘭人強迫人民操用荷語,國中要位,荷人獨據,以壓制之,終無效也。迨一八三一年,比之民氣大張,提請願書上呈於尼德蘭王威廉第一,求荷蘭與比利時行政上之分立焉。詎知威廉不特不之允,並遣兵壓迫,於是比人憤懣,宣言獨立,奮鬪結果,終得如願。一八三九年,荷蘭承受倫敦約,方始解決,而比利時遂為永久之中立國家。古語云「有志者事竟成。」不過時機之早晚耳。

比利時旣為諸列強所保護為永久之中立國,並且和各國訂有中立的條約,比利時軍隊,除保護自己外,不能協助他國的戰爭,總之,人家不得侵犯他,他亦不能幫助人家侵犯他人。若然比國似可以不要兵隊,而高枕無憂矣。是大不然,比利時雖受列强保護為永久中立國,但其國土處在英,法,德,三強之中,一旦若有兩國發生戰事,必定被人侵犯中立,為百衞上計,故不得不有相當的軍隊,纔能抵禦人家的蹂躪。但比人不喜歡當兵,所以不得不實行徵兵制度,其平時軍隊祗有四萬人,戰時可以增至二十萬人云。

一九一四年之秋,德犯比境,比利時永久中立之條約,乃始破壞,世界大戰,比首受其禍,然其所以有此慘禍者,則不能不歸咎於所處之地位。當大戰初起,德軍定欲從比利時侵入法國,因此一條路為最近,而法國要塞的防備,亦較不周密,故德國不惜破壞以前條約,而侵犯比利時之中立也。當時比國,若讓德軍通過,就不至遭此大劫。但他們欲保守各國的條約,及自己中立國的地位,寧死不肯屈伏。觀比王誓師之語曰,「汝當顯汝的勇敢,和汝的忠誠,與自由及獨立共生。」這是何等慷慨,雖知不敵,死勝受辱,初德比礟火交綏,互有勝負,其後德援軍大至,比軍要塞漸次失守,至於力不能支,比王乃遷都於俄斯坦德。Ostend夫小之不能敵大,寡之不能敵眾,弱之不能敵強,此不待兵戎相見之日,而勝敗之勢已決矣,比利時為保持其自由與獨立,而不惜犧牲一切以衞之。若以東方人之眼光視之,必笑其愚,謂其所得不償所失,設使他則情願將其土地借給人家作戰場,而自己則在其中望收漁人之利。噫,東方人所愛者是利,西方人所愛者是自由,愛利之人,若以利誘之,雖為奴隸亦所甘心,自由之人,則「不自由毋寧死」此則東西之所大異之點也。

02 醜極!羞極! 官選議員的拜客忙 有甚麼光榮? 誰在羨慕你?
03 中洲噴水
04 赤崁流彈
05 衛生 各種的中毒 緊急救濟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米界消息
04 廣告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聯軍將領電覆張學良 要求詳示正當辨法 軍師長以上六十九名聯銜 附錄覆電原文
02 河北省政府 業已重新組織了 僚屬概用奉系人物 張學良肯否赴平?
03 新中國一瞥的印象(十五)/菊仙海外遊記

國子監

國子監即孔子廟,距雍和宮僅數百步。門前兩傍有很多的進士題名碑。自明朝以來,凡中過進士的都題名在碑上。人們皆以為是很榮耀的一囘事。也許是昔時一種獎學的制度吧。在欞星門內外兩邊置有十幾個古色蒼然的石皷說是3千年前周代的舊物,於考古學者算是很有價值的參考品。當中的大成殿,其屋蓋、欄杆、石階……各種的搆造,概和皇宮一樣。這就是以帝王之禮待孔子的表示。殿門常鎖,寂靜無嘩,遊客的人跡,似很罕到。守門的既得門票錢,即為開鎖引導。殿內只有孔子、四配、先賢、先儒的牌位,其他別無何等的排捌。周圍曠濶無比,古柏森森,總有百株以上概屬幾百年前所種,大者可兩三人圍。就中大成殿前的左邊一株,傳說元順帝時甘露降下此樹,為太平之祥瑞云云。清朝時代有國子監的職員在這裡辨事,是翰林院的一別立衙門。現時蕭條極了,別沒有够給遊人玩賞之處。出國子監時,快到正午。今天氣候格外的炎熱,於是趕緊囘到寓所。與林君等少酌幾杯,用過午飯,即準備要離北平了。

離別北平

名勝古跡縱滯在一月也玩不完的北平,我們僅住四天,那裡能够賞識無遺?但是內外知名的地方,大概已經看過了。行程促迫的我們,今天-5月31日-不得不和這最易惹起人們感興的北平相離別了。據柯政和君說:無論日本、中國,欲尋一能够愉快過日子的地方,實沒有比北平再好的。我們雖然沒有這么感想,但也得以想像北平之對於住慣的人們的魅力了。午後1時半,我軍君嚮導,到大阮府胡同要向柯君辭行。適他不在家,即到公使館,提出旅券受其證明。來到正陽門火車站的時候,剛剛3點半鐘,離發車的時間尚有半箇鐘頭。於是入頭等的憩所等候時間。裡面陳列有長案、「沙發」、籐椅,十分整潔。一坐下茶房即送茶來,雖不取值,但一人總要賞給一兩毛錢,才不至於丟臉。近來火車的發着時刻都很正確,湊巧我們要坐這列車,竟然遲着了約30分鐘,彬南君午後有急務外出,至我們上車才倉皇帶他的兒郎來送。月臺裡面接送的人混雜異常。下午4時半汽笛一聲,人與車俱行了,站在月臺裡的林張兩君,頻頻擧手搖帽,依依似不忍遽去。車中和一將赴南斐洲的何總領事同席,互相談談,頗不寂寞。何總領事由上海出發,和我們同搭福建丸,航海中頻頻相遇於船醫室。遊青島的時候又相會於旭砲臺。今天要往天津,又得同車,可謂有緣極了。

天津過午節

5月31日晚7時半,車到天津東站,蘇維松君已命自用車在外等候。仍舊泊於蘇寓。夜同蘇君散步於日界法界。為試新味,吃晚飯於六味齋素菜館。11時囘寓。到河南為萬選才軍長看病去的蘇維石君,說今天才囘。因醫務忙碌,未遑相見。迨至翌朝早餐時方才相會。6月1日恰是舊曆的端午節,蘇君家中一一依臺灣慣例,備有角粽種種食品。佳節思鄉,古今人情同是一樣。我們雖然即日要歸,但偶逢蒲節,也不覺得思家之念油然而生。今天是星期日,維松君得閑在家。午前得其嚮導,到市上逛逛。過宣統廢帝的現寓所雖有雇傭的巡警守門,但若比之皇宮,豈能沒有今昔之感?現寓所在日界,為陸宗輿所有。先前所住的張(彪)園,因規過模大,維持不起經費,故最近才移轉過來的。段祺瑞的住宅離宣統的寓所不遠,都是够給人們憑吊的地方。由於宮島街入法界,參觀陳列國貨的勸業場。到冠生園買些要帶囘臺灣的食品囘寓所已是正午。午後要看看中國市街的天津,因汽車全部被軍界徵發,乃坐馬車。由日界出發,過法界英界,然後到中國地。沿城邊自東而北,再由北而南,市街狀況大概已經領略。囘寓業已傍晚。夜受蘇君令昆仲餞別於信義堂閩菜館。館主說是當年奉職於宮中的御膳頭。因為有點來歷,所以生意好像很起色。

經由門司囘臺

因在北平多擔擱兩三天,故付不及上海經由的福建丸。早已決定要經由門司囘臺。天津門司間的航路,隔兩天或三天便有船期,旅客頗得利便。近海郵船的北嶺丸,明6月2日早晨要開,所以非今夜上船不可。船票於今朝在日界散步的時候已經買了。同夜9時半頃受維松君送到船內。待行李安置就緒,方才珍重話別而去。上船時,行李在甲板上要受稅關的吏員檢驗。雖有維松君的說項,也不肯苟且,比較的似很認真。但我們的行李並沒有一件受過課稅。其主目的听說是為檢察禁制品的出入云。在停泊中的船內過了一夜,翌日未4時天即亮,正6時便起錠開船。在甲板上賞玩白河兩岸風光,正午船泊於大沽,天氣驟呈炎熱,寒暑針騰到95度。有賣時果、煙草、涼水等的商人扒上船上做生意而去。等候到下午4時滿潮方才開船。夜至渤海船稍搖動。翌6月3日過山東角,四日沿朝鮮海岸而走,陸上山容歷歷可見。海路平穩,愉快無比。同日下午船體覺得動搖起來,說是在經過險惡的玄海灘。但亦不甚厲害。5日午前9時船到門司,上陸一泊。搭6日正午門司開船的大和丸,8日過午即抵基隆。新中國一瞥的印象,就此完篇。-(完)-

04 各埠情報 國府主席
05 修理黃河橋
06 中俄會議
07 戰事餘波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臺北 市自動車再 轢碎自轉車
02 失火撲滅中 青年團失態
03 庶民的信組 一般皆望移轉
04 愛々寮經營 果能改善否
05 維新會主催 中秋觀月會
06 鷺洲 為貧民便利計 將設施療病院
07 汐止 籌創會館並 國慶紀念祝賀
08 文山 保正失鑑札 被吏員愚弄
09 中壢 役場不清楚 收金不算賬
10 東勢 警察課長 被淘汰歸國
11 黃氏的葬儀
12 豐原 國勢調查慰勞 募集寄附金
13 社會運動通信 托廖氏辨理支局
14 精神病者 被警吏毆打
15 林氏殯期
16 清水 警吏毒良民 庄民皆叫苦
17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埔里 水道無情斷水 貧民引淚吞聲
02 配達夫怠慢 監督要注意
03 斗六 街協議員任命 街民議論紛々
04 竹山 文協農組開始 醫藥減價運動
05 南投 公業管理曖昧 派下提起告訴
06 嘉義 民報取次 林君承辨報社消息
07 徵收不當費 保甲民拒納
08 學生偷香 將惹問題
09 高雄 雜貨同業組合 要求二件成功
10 業主不領地代 弄策差押商人
11 萬丹 國勢調查警吏 亂打外出的人
12 高雄潮聲
13 不平鳴
14 社告/臺灣新民報社報社消息
15 廣告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鬼(三)/秋生
02 泥濘(上)/丙生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本社紀念徵詩 日月潭櫂歌(七)報社消息
02 生活與藝術(二)/家驤
03 曙光
04 讀者信箱
05 趣談
06 餘錄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內臺人問題だ生運送店の 融通米問題紛糾す(下) 微妙な民族的關係 其の結果が重大だ
02 正米市場組合員の吞行為 取引の安定を阻害し 市場の存立を危す 當事者の監督む求む
03 新莊農倉が 空證券を發行す その成行如何 誰人の責任か
04 罪深き訓導 妻子を見殺す が美談の主か
05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資本戰に敗北した 鹽水港製糖會社 蔗農に犧牲轉嫁 詐欺的搾取に農民騷ぐ
02 經濟眼より觀たる 臺灣人の現狀(五)/靜觀生
03 米價暴落の為に 地主農民共に困窮す 官吏は六割加俸で大當り 桃園の地主も騷がんとす
04 佛を喰物にする虫 寺廟財で徒食階級 の淫蕩を助長し御 用紳士の橫暴を助 け信徒馬鹿を見る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生產及消費者の 敵たる青果會社は 消費者側からも批難 存續問題愈々問題
02 臺灣正米市場 の嚴正批判(四)/陳逢源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明るき政治の下に 此の蠢動の跡を 世人は何と見る 利權屋の跋扈
02 臺灣社會運動年代記(十一) (自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三〇年)
03 野次は神聖 臺灣警察では 解散口實にす
04 廣告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經濟恐慌究策 會社要大整理 政費須減三成社說

大正三年七月世界大戰突然發生,因此而經濟界頓呈活氣,各種物價日漸漲起,迨至大正九年春頭逐奔騰到極點,忽因大戰告終,俄然一落千丈,財界大起恐慌,爾來十年之間,產業不振,人氣低迷,及至今春,政府實行金解禁,加以受著世界不景氣的影響,各種重要物品,前後慘落,於今已多還元於大戰前的狀態了。如大正三年七月(戰前)期米先限十五圓,生絲平均九百圓,綿絲先限百二十圓,分蜜糖十五六圓,東株最低百十七圓,至於最近慘落後的最低價格,期米十四圓,生六百圓,綿絲百五圓,分蜜糖十四圓,東株九十八圓,據此看來,各主要物品在市場取引已經比戰前更低了。但是一般小賣物價,卻比戰前還高的,據日本銀行調查,九月中在東京小賣物價總平均,比大正三年七月還高五成,照臺灣當局調查,臺北物價比戰前還高四成六分,由是觀之,可知小賣物價還有再低落的餘地。

據上所述,諸重要物品已經還元於戰前狀態了。但在大正八年最大好景氣時代所膨脹幾倍的銀行會社猶多未整理,況兼政府的歲出,不但還未滅,而且又增加不少,因此而一般國民的經濟不得不陷於半身不遂的瀕死狀態了。試看目前金融的硬塞設備過多,生產過剩的壓迫,資本的凝固,原價的過高,物價的崩落,購買力的激減等種種苦狀,日甚一日,營業者哀叫虧本,勞動者悲嘆失業,如此世人雖還稱為不景氣,而其實已經進入財界恐慌的序幕,將要踏到財界根本改造的極點了。

對於經濟恐慌的救策,在日本內地雖有金輸出再禁止,實行新平價,及其他種種的議論。但臺灣的局部之救策,總不外要各種不良的銀行會社,自行徹底的大整理,或減資或解散,斷行癌腫割掉的外科大手術,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倘或不然,病入膏育,終無救藥了。至於總督府的預算,須以戰前大正三年度歲出四千七百萬圓為標準,做小賣物價增算五成,即以七千萬圓為限度,係將本年度預算一億一千萬圓削減三成六分,才能減輕人民負擔,防止官吏濫費,保持經濟均衡。苟不出此,則人民膏血旣枯,而政府那裡獨能舞踏於廢墟之上呢!其他地方各種團體財政,也須做此大行削減,撙節收支。若能如此做去,臺灣住民才有生氣。這是為政者大要注意的地方呀!

02 全島各地續出的 醫藥減價運動 臺北醫師會也在考慮 工友總聯盟將起運動
03 臺北金銀紙店的 罷工經過情形 復工而又再罷 其中必有緣故
04 劉氏等倡設 南薰俱樂部 要敦睦友誼 並提高趣味
05 小言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凡百物價皆已低下 尚有什麼東西未降? 在經濟界改造時期 無產階級尤為吃虧
02 嘉南大圳情景 在當局干涉裡的 地主抗納水租的經過 有錢的、也願受差押處分 無錢的、差押官徒呼負負
03 島都瑣聞
04 彰化店員會開 觀月會被解散 真是大驚小怪
05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一陽來復的 臺南州地主會 創立者談其決心 不久可見其成立
02 鶯歌庄當局決議 開設假自治紀念道路 該庄民將起反對運動 民黨支部發反對宣言
03 房租減價聲中的 臺中家主不降租 聽取大房東的我利主義 愈覺有借家組合的必要
04 無常識的巡查 禁人外出 鳳山郡的國勢調查怪聞
05 竹塹旋風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島內各地華僑擧行 國慶紀念祝賀 第十九回的雙十節
02 環球遊記(一〇三)/林獻堂海外遊記

比利時見聞錄

布魯塞爾Brusselles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在不拉奔平原之中四無險阻,若遇有戰事,其守禦之堅固,殊不及安特衛普,故當日德軍來攻市長及諸議員,恐全市糜爛,乃率眾出降。自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被德軍所佔領,於此四年有餘之中,市長及諸議員努力維持地方之安寧秩序不致使數十萬之市民流離失所之悲慘,其功亦可謂大矣,今最繁盛之市街,皆用市長及議員之名以名之,誌不忘也。

由安特衛普,至布魯塞爾,僅有五十分鐘之火車開說此鐵道竣工於一八三五年,為歐洲大陸第一早完成之鐵道。(英國發明火車是一八三◯年)布魯塞爾,人口有七十五萬,合全國之人口,共七百五十七萬,以土地之面積計之其稠密之程度,實不讓荷蘭。布魯塞爾,歐洲人稱之為小巴黎,其建築之壯麗,可謂名稱其實,僅一大審院,用二千萬圓以上之建築費其餘亦可想而知矣,以比利時國家之小而用若是之大的建築,頗有人嫌其頭輕足重。盖歐洲各國皆以建築物之宏大與美麗相誇耀,有此種風氣,故雖比利時之小,亦不得不努力為之也。

比利時民族,可別為二大系,一屬福利密Flemish系,與荷蘭人相似,佔國中半數以上,一屬窩倫Walloon系,其語言皆操用法語,福利密人,雖極力保存其方言,然亦多能通曉法語,可以說在比利時國中,是法語可以通用的故其國民,無論科學藝術一概倣效法蘭西,甚至無關輕重,如劇場料理店也用巴黎劇場料理店之名,可見法比二國之國民其親密至於若何之程度也。比利時東隣德意志,南接法蘭西,其國民之文化,概由法國輸入,而不能由德國輸入者,非僅語言之關係,而其國民性亦有大相差異焉。蓋比國之國民性,是活潑愛自由,與法國之國民性相近,故事事學步法蘭西,若德國之國民性,勇敢耐勞,此是活潑愛自由之人所不喜,以故德比國民難於接近也。

比利時之紡織彫刻,早已有名於世,余在倫敦巴黎諸有名之美術舘,曾看見其織就各種人物,唯彫刻則少見之矣。今日一到布魯塞爾,遊覽名勝之餘則賞鑒其美術果然名不虛傳,茲略記其噴水之彫刻余看過不少之噴水彫刻,或禽獸類,或水族類,種種不一,惟其合於自然之藝術者,則殊不可多得。羅馬公園中之噴水池,彫刻一少女持壼,在池中汲水,一膝跪地,一膝作將起立之勢,汲水過滿,水反由壺中溢出,其一種娥媚之態,真是可愛,以為噴水彫刻之美,蔑有以加之矣。今日觀此噴水之彫刻,是一個四五歲孩子,高不滿三尺,熟睡初起,立而小便,似欲哭,又似欲笑之面容,使人一見,為之解頤。聞說當時拿破崙曾贈以鎖匙一枝,其用意何在,莫之能知者。其後英,法,各國,皆以軍服贈之,每年有一定期日,穿戴各國所贈之服裝,日本亦贈以古時武士所穿之背心云。

03 中洲噴水
04 赤崁流彈
05 衛生 毛髮常識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米界消息 歲末財界險惡
04 米價趨勢 新二期丸糯米由內地 逆賣數量和前途行勢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威海衛喪失國權三十二年 今已擧行收回典禮 換旗禮畢英軍離威 各種機關接收完竣
02 威海衛交還前 英長官與華民話別 殖民大臣囑讀電文 商民贈呈清水一盂
03 南北戰爭好像了局 馮玉祥退入山西 蔣介石回轉南京
04 各埠情報 晉軍一團 死守汶上
05 共軍圖入南昌 魯滌平討救
06 舊地重來的 鮑毓麟
07 回顧威海衛的歷史/一記者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臺北 慰安會並募 罷業援助金
02 妻妾爭權 弄成刑案
03 市場小商人 普度減少了
04 汐止 中會館發會式 兼祝國慶紀念
05 鶯歌 青年處女兩會 主催鶯歌之夕
06 大溪 保正不正 犯姦盜案
07 什麼溪聲會 又竪起招牌
08 巡查亂來 藉公報私
09 東勢 地方民自覺 購讀報紙增多
10 地方民很熱望 解放團體的講演
11 豐原 佃人投票甲長 被地主起耕
12 華僑祝双十節
13 員林 不顧人民困苦 強要寄附萬金
14 清水 組合逆行時勢 擲巨資築新屋
15 高雄潮聲
16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仁術仁心 醫德可風
02 汚吏轉勤息事 處置未免過寬
03 驅自動車毆人 被害人事不省
04 埔里 幼稚園落成式 園兒活潑可愛
05 大屯 自治聯盟開 政談講演會
06 斗六 組織團體 革新街政
07 某組合失金 秘密調查中
08 南投 迷信濫費 急要改除
09 嘉義 小人得意 揮拳打母
10 時計講習會募生
11 新營 商工會提案 要求設醫院
12 北港 溪橋架設
13 屏東 有意見者落選 議員本是傀儡
14 花蓮港 接長更迭運動 街民聯名陳情
15 不平鳴
16 廣告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鬼(四)/秋生
02 泥濘(下)/丙生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本社紀念徵詩 日月潭櫂歌(八)報社消息
02 張深切所引導的 臺灣演劇研究會 將走入那一條路?/曝狂鐘
03 曙光
04 趣談
05 餘錄報社消息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文化三百年祭
02 經濟眼より觀たる 臺灣人の現狀(六)/靜觀生
03 協議員の比率問題研究(上) 自治制改革上 一大難問題だ/追風生
04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暴利征伐 郵商船補助金 累計三千二百餘萬圓 次年度豫算から 補助金を止めろ
02 大財閥三菱の本島米界進出に 讀戰舞臺の三井は大狼狽 本島人米商奮起の秋 今後の米戰こそ見物
03 搾取者排除 小賣商人搾取の 魚類仲買人組合 仲買人よりも第三者が 熱心だとは一大不思議
04 村田洋畫家の 臺灣繪行脚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債務問題で 許鄭の仲直り 此の芝居の大詰り 觀眾は見て居よう
02 懸賞金附にて 水租徵收の嘉南大圳 吏員に對して莫大 な慰勞金を提供す 事實なら一大問題
03 臺灣正米市場 の嚴正批判(五)/陳逢源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品行不良の廉で 信用組合加入拒絕 信組あつての珍事 故に不正が絕えぬ
02 臺灣社會運動年代記(十二) (自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三〇年)
03 桃太郎主義 侵略思想注入は 人類文化の障害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週刊第1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01頁
週刊第2版
序號 標題
01 社說 中國的政局 將如何演進 汪之主張可行社說

因反蔣空氣而激成的國內戰,至西北軍之放棄鄭州,似可謂之告一段落了。此後蔣張間的合作能夠繼續到什麼時期?閻馮果否不思再起?這些事情雖很難於預料,但戰事暫時似乎可免發生?唯政治上的演進,總少不了有一番的波瀾。國內外都認定是中國一流政治家之汪精衛君,於東北軍入關之際,會致電於張學良,表示四項意見,第一要開國民會議,第二須召集合法的全國代表大會,第三制定的法,第四防剿共黨。以上幾點也許是江君始終抱定的政見,會通過於旋立旋滅的北平擴大會議。國民中之有政治思想者居多共鳴汪君的政見。

以汪君為唯一的政敵之蔣介石,於十月三日未入鄭州之先,即發通電兩次,其一為請國府大赦政治犯軍事犯。留下將來與汪閻馮等妥協的餘地。其二即請中央黨部,於三個月內召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召集國民會議之議案,頒布憲法之時期,及制定在憲法頒布以前訓政時期適用之約法。迨至雙十節當日,又發出「告全國民」的書,披陳許多涉及細目的政見。首先一節極力敷衍防剿共黨的辦法。蔣不消說是不承認北平擴大會議,並汪所發表四項的主張。但據以上事實,蔣之所發表,無一非汪之所主張。然則汪蔣兩人對於黨治的見解,以及將來應取的方針,業已完全一致。兩人個不驅於感情,互相放棄前嫌,實不難於合作。

雖然如此,人類本是感情的動物,以汪蔣向來的交惡之深刻,勿論如何,實不容其兩立了。可是今後中國倘若不再發生重大戰亂,政局當然是要移入整理時期。由訓政時期要進入憲政期的過渡時代,於建設上立法上種種,大有期待於汪之政治的手腕。這是全國民大多有一致的認定。今汪之主張既全部見納於蔣一派國府的要人,吾道可行,當然是沒有不滿足之理。但法是死的,而且汪之主張不過是概念的大綱而已。他日於解釋上或實行上,總不免有與汪之理想不對的事象。倘使政局能夠達到文治的理想之域,不給武人干涉政治。這時候汪君不管在朝在野,又何難以政客的立場,出而支配政局。唉,百年待河清,要到什麼年代才有如此的局面可觀呢?!

02 桃園大圳改為水利組合 開組織變更評議會 增置有給組合長 評議員敢怨不敢言
03 公學校教員 亂暴毆打生徒 父兄間煩言嘖々 將開大會講對策
04 小言
第02頁
週刊第3版
序號 標題
01 臺南警察署的 刑事瀆職被發覺 仲介者自白 被疑者不少
02 郵商船運費降價問題 總商會在要求減二成 郵商船又弄緩兵之計
03 為醫師繪要價不降 將設實費醫院 圖無產階級的便利 可謂篤志家的美擧
04 僑務調查員 袁氏視察全島 定來月三日回北
05 臺灣華僑 追悼譚延闓 在中華會館擧式
06 海山郡不當的 禁止傳單 民眾黨對督府抗議
07 冷語
第03頁
週刊第4版
序號 標題
01 為打倒魚類仲買組合 小賣人協會開大會 議決對市當局申請鑑札 不達目的則將罷買休業
02 新竹方委無病呻吟的輕擧 為甚麼要着平糶? 小賣在來米的 皆陷於經營難
03 謀奪農民所栽的藺草 庄長詐術暴露 緣故者向知事陳情 庄長的野心尚未死
04 父子公司的 沙鹿信組後聞 待整理後 要起公訴
05 虎尾泉某 打獵傷人 罪無可逃
06 竹塹旋風
07 中洲噴水
第04頁
週刊第5版
序號 標題
01 日本小作法草案 地主和小作人的爭點在那裡? 臺灣小作問題將要如何解決?
02 環球遊記(一〇四)/林獻堂海外遊記

比利時見聞錄

伊泊爾Ypres

余等一入比利時國境,則甚欲一觀戰爭遺跡,但自停戰以來,於今已滿九年矣,雖有損害之處,皆已修復舊狀,無從得見。余等乃於十一月七日,專往伊泊爾,觀當日最劇烈之戰場。自布魯塞爾,至伊泊爾,僅三時餘之火車,就可以到達。下車一見其市街,皆是新建的樓屋,可見當日兩軍在此劇戰,礟火交攻,所有家屋盡被毀滅,故無一舊建築物之存在者,則其恢復之速,亦是令人可驚,不過數年之間,已不復留有破壞之痕跡矣,惟有教會的寺院,工事較大,修繕尚未完竣而已。此處於一九一四年八月,被德軍佔領三日,旋被英軍奪回,市中人民有一萬七千餘人,爾時皆避難他處。其後德軍大舉攻擊凡三次,英軍死守,幸而不再失陷,然其士卒之死傷,亦已不少矣。有一夕不及提防,中德軍毒瓦斯,加奈陀兵士死者六萬人,若短鎗肉萡,礮火交攻,欲打死許多之人,實大不容易,而以毒瓦斯於數點鐘之間,即可送六萬人永久安眠,無復再受人間的苦痛,此皆科學之賜也。

四年之中,英兵死者五萬六千人,合殖民地之兵,計約十五六萬人,若合德法比之士卒,總計約近六十萬人。英政府築一紀念門,雖不能比巴黎凱旋門之雄大,然亦頗壯觀,門上立一雄獅,門中刻五萬六千戰死者之姓名,而稙民地之兵卒一概不與焉。當其戰爭危急存亡之際,望殖民地軍隊之來救助,更甚於若大旱之望雲霓,一日戰勝,遂忘却其功績真是令人為之不平。

離紀念門約二哩,有當日德軍之塹壕,深約七尺,濶約五尺,前後頂上,皆用鐵根三合土造成,厚約二尺,長則不知其幾哩,在地中可以通行居住,塹壕外面,又圍以鐵條網,防敵兵之突進。相離二哩餘,英兵塹壕之開築,亦大略相同,盖平原持久戰之計劃,不得不為是也。當時德軍利在速戰,既不能前進,不得已而用此持久法,其失敗之徵,已見一斑矣。塹壕之旁,有一老人掘地,攀龍問其掘地何為,老人則將其所掘得之物,以示余等,盖戰爭所遺被土埋沒的鐵帽鎗劍子彈器具等物,余欲買之以作此行之紀念,因艱於携帶,乃僅取英,法,德,比,四國的子彈各一粒而已。

塹壕之上,尚留十餘甲不變戰後之形狀,其地一堀一洞,凹凸難行,觀此區區一片土,可以想見當日礮擊之厲害。是處略高的地點,有英兵紀念碑,離英碑百數十步,有一矮而小之濛洲兵紀念碑,碑旁有菜畦數畝,當時防敵軍突進之鐵條綱,今日用作圍此菜畦以防牛羊之突進,真是善於廢物利用也。

余等視察塹壕之後,則乘車周覽墓地,英,法,德,比,四國兵士戰死者之墓地,僅伊泊爾一隅,已有二百五十處。一處所埋葬,最多者萬三千人,少者亦一二千人。英兵的墓碑,高二尺餘,濶尺餘,德,法兵之墓,不用碑,而用高二尺餘之十字架,古來墳墓之整濟,無有過於此者。余等至英兵一萬三千人之墓地,乃下車入觀墓地四周,前圍鐵欄,後繞石垣,正中有一門高數丈,厚丈餘,亦頗壯觀,墓地之大,約有八英甲。兵士死者,若知其名,則刻於石垣之上,若不知其名,則立一碑,刻某隊之兵卒,或某隊之士官。

車夫告余曰,英法人之來此巡禮者,幾乎無一週間無人來也,德人來此巡禮者,則甚少,問其故,曰,英法人之來也,方哀悼其父兄親友,而殺其父兄親友之德人,亦來雜乎其間,恐使人愈增不快,是以少來,設使有來者,皆用英法語言,亦不知其為德人也。嗟乎,德人戰敗,甚至巡禮其父兄親友之墳墓亦不敢公然行之,其氣餒至於若是乎,余甚惑焉。

當日戰爭誰為正義,誰非正義,此重公案,千古之下待誰而為之判決耶。總是二百五十處之墓地,相去非遙,魂如有知,於風清月白之夜,在九泉相見,彼此互問,所為何事,知不外為帝國主義之所驅使,而白白犧牲此條生命定必同聲一哭矣。今日余來憑吊,於冷風殘照莽莽蓬蒿之中,唯見牛羊成隊得得歸來耳。

03 赤崁流彈
04 衛生 心臟病 很難醫治
第05頁
週刊第6版
序號 標題
01 商業週報
02 經濟界週間情勢
03 米界消息
04 世界米市場調查記 內地米的海外投資 是困難中之困難了
05 內鮮米產地近情 大半收成完結 灣米銷路不況
第06頁
週刊第7版
序號 標題
01 中央庚款解決大綱 賠款殘數交還中國政府 以建築鐵路及文化事業
02 蔣介石 告全國書 宣布政治方針 (双十節發)
03 汪閻馮聯名 對張學良通電內容 石家莊公電 (十月四日發)
04 張學良就任副司令儀禮 在遼省府大禮堂 張群吳鐵城監誓
第07頁
週刊第8版
序號 標題
01 地方通信 基隆 刑事枉打婦人 醫師不肯診斷
02 刑事亂打良民
03 拒絕黨員 加入信組
04 臺北 臺灣戰線 慘被禁止
05 洪水報被禁 改刊單行本
06 維新會大會 漫畫被押收
07 大溪 巡查打架 各逞暴威
08 桃園 青年協會 開發會式
09 新埔 修造縱貫道路 庄民大起反對
10 苗栗 校友音樂會 改為委員制
11 保護者會議 提出要求
12 假刑事騙人 通街警戒
13 豐原 郡衙雇員 負債逃走
14 自治盟聯講演
15 東勢 警官酒醉失劍 偏處濫行搜查
16 廣告
第08頁
週刊第9版
序號 標題
01 獎勵學生燒金紙
02 埔里 猩々爺顯原性 婦女們起恐慌
03 公醫妒同業 致失了人氣
04 臺灣自治聯盟 設立能高支部
05 竹山 演習地的住民 苦無生活之地
06 牛車與輕便競爭
07 嘉義 一喜一悲 事出有因
08 功可補患嗎? 異想天開!
09 新營 絕對擁護會社 置農民於死地
10 白河分室 拷打怪聞
11 臺南 園丁之母葬儀 費八千圓巨款
12 不平鳴
13 廣告
第09頁
週刊第10版
序號 標題
01 鬼(五)/秋生
02 放炮(上)/一村
第10頁
週刊第11版
序號 標題
01 漢詩界 本社紀念徵詩 日月潭櫂歌(九)報社消息
02 日本之危機/林宗華
03 曙光
04 趣談
05 餘錄
第11頁
週刊第12版
序號 標題
01 不況!!失業!! 炭坑の連續閉鎖で 失業者數千人出す 政府は警察隊で 勞働者を取締るばか りが能ではあるまい
02 臺灣經濟史の 特異性と其發展階段/黃及時
03 移入庄長に 庄民は大反對 假裝自治制の惡 用はもう澤山
04 市役所よ! 公園を清潔にせよ
05 減らず口
第12頁
週刊第13版
序號 標題
01 何の為の陳情か 籔をつつくべからず 一體誰が不安を 感じてゐるのか
02 臺灣正米市場 の嚴正批判(六)/陳逢源
03 經濟眼より觀たる 臺灣人の現狀(七)/靜觀生
第13頁
週刊第14版
序號 標題
01 協議員の比率問題研究(中) 自治制改革上 一大難問題だ/追風生
02 公平!公平!! 五箇年繼續事業の 地價調查開始中 望遠鏡式で一瀉千里に進む 地主はビクビクで結果を待つ
03 不公平な官選 漸く崇つて來た 失意の御用紳士よ 早く覺醒し給へ!!
第14頁
週刊第15版
序號 標題
01 人件費五分引と 加俸七百萬圓 此の不景氣に 臺灣はどうする
02 臺灣社會運動年代記(十三) (自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三〇年)
03 神經過敏の 能高郡警察課 私服巡查で來賓席占領
第15頁
週刊第16版
序號 標題
01 廣告
第16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