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8年11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漢文復興運動 實生活的必要使然的社說 在國家監督經營的國民教育,不消說是有另一種的理想與政策,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總要教育的效果能得適合乎社會生活的實用才成。對此一點,現在的統一的畫一的學校教育,往往有不合實用之嫌,尤其是在初等的國民教育,而且這個蝨病在臺灣的公學校教育最為顯著。 在臺灣公學校教育中最為缺陷者,就是無視漢文教育,當局者由政策上出發,初取漸減漢文教育的方針,後則至於殆乎完全廢止。漢文旣然是臺灣人傳統的固有的文字,那末臺灣人是先天的容易學習的,而況兼是歷史的傳來的文字,所以在現社會的勢力與其利用的範圍是很廣大,迄今漢文的必要還是在臺灣的社會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要素。 然而臺灣的文教當局卻只急於政策的實現,一味要廢止漢文教育以期撲滅臺灣固有的文化,但殊不知漢文之於臺灣社會已經是根深蒂固,不僅是不能容易撲滅,甚至在學校教育廢止漢文教授的結果,而致生出公學校教育不合實生活之用的缺陷,引而惹起臺灣人對公學校教育的不滿與失望,這一點在臺灣教育政策上,實不可輕忽看過的問題了。 因為對於過去公學校輕視漢文科的結果,一般公學校畢業者在臺灣社會生活中,缺陷一大要素,所以現在各地都有感著復興漢文的必要,不但對於公學校教育,興起漢文科復發的運動,就是設私塾書房,或聘家庭教師的亦實不尠,可見現在臺灣人對於漢文教育感著必要與其熱心的程度了。又且漢文流傳的範圍甚廣,中國四百餘洲姑且勿論,如日本本國,朝鮮,安南,暹羅等東洋諸國、與南洋各地均有通用,其勢之大實可與英文並肩而論的。故此漢文之於臺灣人,不但是處在臺灣社會的生活上不可缺的,就是為海外發展上亦是很必要的,所以此後臺灣人不但要求公學校漢文科的復舊,就是更要設私塾等以期復興漢文。對於這點當局者宜洞察大勢許可,並對於漢文書籍的輸入要寬大取締才是。 |
02 | 臺灣人高文合格者 行政科四名、司法科六名 |
03 | 文協代表大會 臨監官取消失言 大會終被解散了 |
04 | 高雄青菜組合 強買農民的青菜 小農民吃苦不絕 |
05 | 小言 |
序號 | 標題 |
---|---|
01 | 即決拘留被判無罪 判官賢明實地調查 對警官的態度大起驚訝 |
02 | 嘉義街學校設備不公平 輕視公學兒童的衛生 街民不大滿其薄此厚彼 |
03 | 臺灣輕鐵總會 緊張裡進行議事 小株主頗抱不平 |
04 | 破除迷信的大快擧 張天師末路! 在漳州被軍部監禁 竟無降妖伏魔之術 |
05 | 巡查擅用樟木 告發者受叱責 |
序號 | 標題 |
---|---|
01 | 通霄分室和青年會作對 動陬就以武力從事 民眾無所措手足了 |
02 | 昭和新報的正體? 但願大家的臆測不對/一記者 |
03 | 庄長差押土地 開墾者血本無歸 農婦跌倒不省人事 |
04 | 冷語 |
05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民眾黨前主幹 彭華英氏の言論に就いて(一)/克良 |
02 | 高工は果して 臺南に設置するか? 市民は騙まされるな!/一臺南市民 |
03 | 顏が酷似で 即決拘留五日 |
04 | 時事斷片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恭祝即位禮大典 七千萬國民同慶盛儀 臺灣人奉祝不落人後社說 七千萬日本國民所同慶的即位禮大典,卜於菊花時節的十一月十日,在舊都的京都舉行一代的盛儀。兩陛下自十一月六日從東京發輦,駕幸京都,至十一月二十七日約二十日間,駐輦於京都皇宮。這中間京都市變為不夜城,其熱鬧的程度可以想像而知的。據內地的特電:東京發京都著的火車,自十一月四日起,每列車都告滿員,至於寢臺車非幾日前加定,或以權利金買收,一定坐不著的。僅此一事也夠以推想慶祝大典的盛況了。 舉行即位大典儀禮的京都,有內閣一時的出張,各國使臣的參集,地方參列有資格者的入洛。兼之有全京都市民熱烈的奉祝,所以別有一種喜氣橫溢的氣象,是不待言的。就是京都以外的地方,凡屬日本國的領土內,勿論都市與鄉村,莫不競精鬥巧,想要別出心裁,表示慶祝的誠衷,以盡國民的本分,愛國心的強並對皇室尊崇之念的深,是日本國民特有的氣質,這樣舉國同慶的盛典,實在外國是很稀罕看見的。 臺灣人雖是新附的國民,但自歸屬以來,已經閱過三十餘星霜,這中間因民族的不同,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種種的施設有異,然既同是均沾大澤,聖慮固無新舊厚薄彼此重輕,故臺民之對於皇室之崇敬與國體之保持,實是始終和在來的國民取著一致的行動。如這回大典的奉祝:紀念事業是全臺灣各州市街庄,或各實業團,青年會等都有的;一時的行事如旗行列,提燈行列,煙火,演劇,奏樂等可說是應有盡有了。若論奉祝規模的大並準備的周到,比之日本內地老實是有過而無不及呀。 當此難逢的盛世,普天之下莫不喜躍高呼萬歲的今日佳辰,四百萬的臺灣島民,須披櫪滿腔的赤誠,恭祝古未有的即位禮大典了。 |
02 | 即位大禮諸儀 (十月十六日附由大禮使正式發表) |
03 | 小言 |
序號 | 標題 |
---|---|
01 | 組織難的臺中米庫 米商參加條件未一致 |
02 | 文協代表大會的雜觀 殆有振作難之慨!/一記者 |
03 | 彰化民黨支部 為細民起見 要求水道公共栓 |
04 | 臺灣輕鐵餘波 臨時總會違法 王室將提無効告訴 |
05 | 五日會開講演 在新竹公會堂 |
序號 | 標題 |
---|---|
01 | 臺南華僑討還兩廣會館 當局說博物館無處移徙 中華會館將訴諸法律追討 |
02 | 旗尾製糖所的 職工差別待遇 臺灣人職工大起不平 |
03 | 庄民惜別巡查 是罕有的現象 |
04 | 臺陽中學創設 前途尚在遼遠 創立者須苦心覺悟 |
05 | 冷語 |
06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中日開始交涉 濟案為交涉中之難關 全國商會依然從事抵制 |
02 | 純為顧全統一 關於張學良任國委事 |
03 | 五院副院長及 行政院個部長決定 |
04 | 東三省民氣 精神確已統一 |
05 | 國民政府 軍事機關之新組織 分國防會議與軍政部 |
序號 | 標題 |
---|---|
01 | 民眾黨前主幹 彭華英氏の言論に就いて(二)/克良 |
02 | 虫のいい要求が折れて 松岡結局馬鹿を見る 村上課長の公平な裁斷 |
03 | 大童になつて 認可書を回收す 首印を捺さぬ樣 |
04 | 民眾黨の顧問 林献堂氏歸臺 盛大に歡迎會を開く |
05 | 御大典紀念煙草 昭和の賣出し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臺灣的失業問題 宜講究救濟對策社說 (一) 失業問題為今日一種最重要而且最難解決的問題,試看世界之勞動市場,失業者之群,日益激增,此莫非是受人口增加的影響所致,但其主要原因是現代的資本家,因為圖謀多得利益起見,而銳意去獎勵增進能率和減少人工之機械的發明,與商品製造方法之改良。於此結果因為機械發明,工場遂藉機械之力而使用工人之數減少,或因使用機械而以原有的工人的數目,可以增加數倍的製品。所以勞動力的需要必然減少,因此而致生出多數失業的勞働者遊軍來了。 這樣的現象,實是現代資本制度社會的內藏的一大病源,所以在現在的支配階級,對此失業問題,卻也不敢付之等閑,為其彌縫的救濟策,即案出所謂移民政策與社會政策出來了。 (二) 然而日本內地對此問題,向來雖云尚未有周至的辦法,但亦有相當施設了。在政府當局,最近又鑑及逐年財界的不況,失業問題愈趨複雜深刻化,於是乎內務省社會局,為期徹底的救濟與防止失業,將欲樹立根本的對策,已決定方針,大體欲實行左記之具體案了。 一、關於失業保險制度之確立,迅速調查研究。 一、職業紹介──建設費與經常費,今後國庫全額負擔,為國家之紹介所,和完備其法規,使能充分發揮機能。 一、失業救濟事業──為緩和失業者之大都市集中,今後在六大都市以外的全國重要都市,政府興工救濟土木事業。 一、各省取連絡調查研究財界的現狀與金融關係等,為期失業問題的根本解決,各省連絡設置調查會。 一、國家融通低利資金並講補助之方法,或為青少年職業輔導,政府講相當助成方法。 (三) 臺灣雖是一切的資本的施設,比較日本內地,還算屬在幼稚,但是失業的問題於今亦已達到相當的程度。尤其是臺灣人方面,另受人材登庸的差別待遇,官衙的辦事人員,除非婢膝奴顏的人,確難蒙其採用。至於銀行會社亦有不採用臺灣人的傾向,又且由內地渡來的內地人,和由對岸渡來的中國人年多一年使臺灣人的失業者越受脅威了。 前節說過在日本內地,政府那樣關心於失業問題,努力研究補救的方法。然而在臺灣,自前年雖有設置數處的職業紹介所,這莫非也是以內地人為本位,對大多數的臺灣人的失業問題,卻置之不顧。而今失業者數一天多過一天,有識青年的苦悶和筋肉勞動者的悲哀,無處不聞。當此在內地失業問題對策熱心研究的時候,於臺灣亦要研究相當的救濟方法,以期防止失業者的激增。倘若不然因失業民生問題不能解決,而社會自然難免生起不安了。 |
02 | 臺中師範問題的真相 小山舍監大放暴言 臺灣人學生滿場憤泣 |
03 | 小言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有志者倡首中的 組織船會社的利益 各界人士多認定必要 |
02 | 新竹街商工業者 要組織商工協會 以臺灣人商工業者為本位 |
03 | 新民會定期總會 並祝蔡陳王三君 |
04 | 臺南民黨與工會 會館移轉惡宣傳 |
05 | 保正失言 募大典賀捐 何用藉警察勢 |
序號 | 標題 |
---|---|
01 | 審查不公平的 臺南店頭裝飾競爭 臺灣商人方面大憤慨 |
02 | 旗後市街的繁榮策 組織市區改正促進會 希望遊廓移轉終非善策 |
03 | 巡查強迫和解 鄉下人無處申寃 |
04 | 屏東郡當局默認 娛樂機關獨占 街民與興行者不平 |
05 | 冷語 |
06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歐米視察歸臺的 林献堂氏洗塵會盛況 臺北開於蓬萊閣會員二千 |
02 | 圖像:歐美視察歸臺的林献堂先生歡迎會盛況 |
03 | 募集坑夫要去 八重山活地獄 應募者不去活地獄 |
04 | 來稿 質昭和新報 |
05 | 印刷工潮解決 因奉祝公休日 業主承認折衷案 |
序號 | 標題 |
---|---|
01 | 小山舍監の暴言 生徒無念の淚に咽ぶ 三木主事迄大憤慨 |
02 | 民眾黨前主幹 彭華英氏の言論に就いて(三)/克良 |
03 | 取引商人と賭博 告發されたが無事釋放 色色變な噂が傳つてる |
04 | 不當當選の 甲長認可申請書取下 警官狼狽して怒る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最上的思想對策 壓迫政策愚之又愚社說 一 思想既然是時代的產物,而且是使時代遷移的原動力,那末思想與時代的關係是非常的密接,難怪一時代的治者對於那時代的思想非常的苦心注意。在既往各國的政治史上,關係思想問題的記錄甚多,可見古今的政治家對於思想問題的費心。而其對付方法雖有種種,總不外乎盡其全力於取締,防止,善導等。然而在其結果,或者可以抑制於一時,而終極卻皆不能奏效,以此可見思想是非以政策可能撲滅的。能夠和思想鬥爭的亦是唯有思想而已,而其所謂鬪爭的思想,並不是官製的人造的思想,是要依然由時代的根所產生的思想才有力量。本來在一社會的思想種類很多,有一種思想發生,其反面亦必有一種反對思想發生,兩種思想必起爭鬪,結局適者存而不適者滅,其所把握存滅判斷權柄的,乃是該時代的民眾。所以理當改革其社會缺陷,使民眾感著合理的安定生活的時候,那末思想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二 至於近來都說什麼思想惡化,或是思想善導,使思想惡化固然容易,而要善導思想實不可能。又所謂思想惡化,並不是思想自身惡化,是其周圍的環境和生活狀態使其惡化的。如在社會的制度很多缺陷,是使思想惡化的第一原因。其次如為政者過於恐怖,出種種手段方法去行壓迫,而使民眾生起反抗的思想。或新聞紙的偏袒中傷,挑發了民族的反感,學校教師的狹量漫罵,激動青年的失望等,皆是使思想惡化的大原因。倘沒有不平的種子撒布在於心地,怎有反抗的思想可得萌芽?所以凡欲防止思想惡化,須除去使思想惡化的一切原因。如對官吏須嚴戒其不可出使民眾生起反感的行動,對新聞的中傷與學校教育的偏狹等,宜徹底的矯正才是。若非這樣辦法,而說思想惡化,其所惡化的責任可說是在官吏,御用紙,與學校教育了。 三 這回有以思想善導為使命的御用紙發現,而使臺灣社會中問生起不尠的反感,如此這個所謂思想善導的機關,終成激動反抗思想,此謂之弄巧反拙。本來能夠混化思想的唯有思想而已,但空以歌功頌德,或專載孔道儒教,就想可以善導思想,而不知因其所鼓吹的不合時勢,不能符民眾的要求,因其不自然而反挑發反對的思想,所以自認欲為思想善導,或想利用以善導思想的,實不知思想之為何物,可謂愚之又愚。總要知道凡一切思想,若得公開比較研究討論批評,經過帶有安全瓣的包擁複雜思想的社會的大熔爐的時候,不但能得消毒其危險性,並且可以鍛成一種妥當性出來的。在這一點須要效法於英國,對於新思想不可過於恐慌,不用自然的種種政策,而承認言論自由,使一切思想公開,在大自然裡熔化最為上策了。 |
02 | 空氣險惡的 青果會社臨時總會 結局兩作議案均通過 |
03 | 新竹事件 關係者服罪 十三名入獄 |
04 | 民眾黨講演隊 繼續巡迴講演 第一回以此終結 |
05 | 小言 |
序號 | 標題 |
---|---|
01 | 協議中的三叉土地問題 三叉在住者肯應諾 十六份農民不滿意 |
02 | 臺南長老教中學校 將為民眾之教育機關 後援會決定來月六日開大會 |
03 | 海水浴場貪利 西子灣開運動會 強要徵收遊覽料 |
04 | 廣東革命團案 開公判禁止傍聽 |
05 | 雞肋欄 |
序號 | 標題 |
---|---|
01 | 新竹關西間 輕便車夫結束罷工 當局是認工人的要求 |
02 | 自動車庄長 有藉公酬私之嫌 |
03 | 原本社外務主任 吳清波氏逝世 擇本月廿七日出殯報社消息 |
04 | 思想惡導 聘金制限論 |
05 | 圖像:逝世的吳清波氏 |
06 | 冷語 |
07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林献堂氏 歐洲視察感想談 訓練自治能力 涵養犧牲精神(文責在記者) |
02 | 西北邊防計劃 白崇禧氏談 |
03 | 河北考試縣長 試題分為兩組 |
04 | 蒙古人之覺醒 蒙旗議會之新提議 |
序號 | 標題 |
---|---|
01 | 氷代五錢事件の 實地檢證の結果如何 近く公判再開されん |
02 | 店飾競爭の 審查は不公平 臺灣人大不滿 |
03 | 立替金請求で 却つて毆打さる 被害者は拘留 |
04 | 臺展の一問題に寄す/克雲 |
05 | 如是我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