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7年8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民報的轉機 臺灣統治方針更新的暗示社說 民報的誕生,屈指已滿七載了。此間雖有經過和文本位的「臺灣青年」,及「臺灣」,而進於漢文本位的「臺灣民報」的變遷,但在實質上,純然為我臺灣人的言論機關,代表民意,要求民權,擁護民生,執不屈不撓之筆,抱任勞任怨之心,這是我們自創刊以來,始終一貫,絲毫都沒有改變的根本精神。 民報的根本主張,在乎要望民權伸張,這是眾所共知,不待我們再為宣明,但是因為向來臺灣當局的施政方針,只有株守傳統的同化主義,固執因襲的搾取政策,以致呈出彼此不能相容,上下互相對抗的奇異現象。所謂強權冶下,沒有正理,雖是這個薄弱的言論機關,也屢次遭了禁厄,疊次受了阻害,或遇狂風暴雨,或被左摧右殘,真是備嘗千辛萬苦了。幸蒙同胞熱烈的援助,而且同人也堅持到底,最近碰著時局一轉,遂得打開前程,堂堂進入來島內活動了。若論當局到了今日,才允准我們移來島內發行,都有嫌其太遲。但若由從來的極端壓制政治看來,這回民報的轉機,實在可說是臺灣統治的一進步了。 回顧日本領臺於今,已經三十有餘年了。此間大半是在武人專制時代,專行臨機應變的政策,固無一定方針的可言。及至歐戰告終,時潮一變,總督武官改為文官,地方官治假稱自治,於是始有內地延長同化政策的標語流行,因此而我們同胞先覺之士,也就大起反對同化而主張確立自治了。這種叫聲,當初雖被少見多怪的在臺灣日本人誤認為叛逆思想,但是時變景遷,到了如今,當局已經容認我們的自由議論,這豈不是臺灣統治的進化現象嗎? 試看古今東西的各國植民地統治史的歸結,同化是滅族政策的假面具,自治是共存共榮的秘訣方,鐵證昭然,不容強辯。向來日本的政治家,都是沒有經營植民地的經驗,所以往往有妄想欲實行強制同化盡量搾取的政策。然而近來內外的情勢日變,階級鬪爭的鬧鼓亂打,民族運動的警鐘大敲,若一失了足,必遺千古之恨。況且在日本內地已定實施普通選擧,無產階級也已經起來活動,而提倡制定臺灣憲法的聲浪,在政界上也已日高一日了。當此時局轉變之秋,雖是在此孤小的島地,當局已經順應時勢,而容認民報在島內自由議論了。我們已得在島內發揮獨特的言論,當然是要嚴守公正的態度,務期表現四百萬臺灣住民的真意,論評社會上百般事物的是非,報道內外時事的狀況,向臺灣自治統治的正路而奮發一番,勇往直追,只求達到唯一最高的目的而後已。 |
02 | 「大人」廢稱論 打破專制的官 僚的優越觀念 |
03 | 臺灣人的 言論機關 |
04 | 勞資爭議的 壓迫 |
序號 | 標題 |
---|---|
01 | 無視民意的選擧干涉 苗栗郡警察的腐敗 一任外勤警察作弊 |
02 | 青果組合的倒行逆施 雇無賴漢作市場監督 侮辱毆打生產者 |
03 | 圖像:臺灣農民組合員入獄的犧牲者援助隊的工作 |
04 | 果將化為煙消嗎? 不正阿片膏販賣事件 官廳的態度曖昧 輿論大起反對了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朱兆莘改稱南京政府代表 中國駐外公使投南之第一人 |
02 | 民報島內發刊對臺 灣社會運動之影響 |
03 | 寧漢軍事消息 最近据中國某要人 所談寧漢戰事 |
04 | 上海排日組織化 |
05 | 小言 |
序號 | 標題 |
---|---|
01 | 和文民報の發刊に際して報社消息 |
02 | 臺灣民報創刊七週年を祝す/阪谷芳郎 |
03 | 民報の更生の一期として/田川大吉郎報社消息 |
04 | 論評 本島島內發刊 ご言論の自由 |
序號 | 標題 |
---|---|
01 | 整理された臺銀 資本金を三分の一に縮少さる 今後の方針は島內を本位とせよ |
02 | 民眾黨員が 保甲書記の非違を摘發 臺北市內保甲書記大恐慌 |
03 | 勇敢なる 大甲警察課 農民組合顧問古屋氏語る |
04 | 使用料問題で 豐原人力車夫すねる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臺銀的興廢 於我們有何相關呢社說 本來臺灣銀行設立的主旨。是在乎開發臺灣的經濟。發展南洋的貿易。而其組織是半官半民的。而其營業範圍又極廣泛。不但是臺灣的中央銀行。而是兼營商業銀行。匯兌銀行。拓殖銀行。勸業銀行的義務。可說是特殊的百貨店式的銀行。又帶有補助臺灣統治的使命。 臺銀既然這樣掌握了臺灣經濟的中樞。又帶有幫補臺灣統治的任務。那麼臺銀當事者們。該要十分慎重從事。嚴守本份,忠實盡職。才不背其存在的意義。而且監督官廳的方面也要嚴重監視。勿使其跑入邪路而墮落迷途。才不妨害臺灣的開發。這是理所當然。不待我們多辯。 論理雖是這樣說。但徵諸事實。乃大有不然。在寺內內閣的時代。就奔忙於對華借款。供做軍國主義的犧牲。忘卻自己本來的面目。其後又無視了自己的根據地。專以日本內地為營業的中心。吸收銀行間的短期資金。供給政商去亂用。只為一個鈴木就損失了三億餘圓。所以鈴木一倒。自身也就一落千丈了。遂致惹起了內地財界空前未聞的大紛亂。爾來政府雖是拚命奔走救濟,填補數億圓。但是臺銀的滿身瘡痍。若非待十年廿載之後。實在難以恢復其原狀。 日本政府看見臺銀這樣的背信而牽累著內地財界那樣的恐慌。乃設置臺銀調查會。欲大施外科的手術。削減其資本三分之二。縮少其各地的營業。甚至連其發票權也有剝取的提議。這是臺銀自業自得的因果報應。莫怪政府的嚴責了。 照上述看來。臺銀三十年間的歷史。名為開發臺灣。其實是做帝國主義的代辦機關。多以內地人利益為本位。最近竟忘卻了臺灣的根據而變做內地本位的銀行。所以臺銀的興廢。可謂對於我們大多數臺灣人是無直接的影響。不過是那班極少數的御用資本家隨其浮沈罷了。這樣「臺銀興廢於我們無關」的看法,實在是變態社會使然的現象。 我們臺灣人現在的境遇。既無經濟的主動力。又無政治的參與權。雖是想要矯正臺銀。督責臺銀。固是萬不可能之事。假使臺銀興於我們也無大益。而臺銀廢於我們也無大損。故對於這回臺銀的整理。我們只有各持消極的態度。那就可無大過。而留些餘力。可向政治方面去積極的進取了。 總之。在日本的現狀。政權可以支配經濟。然而經濟力未必盡能左右政權。況且我們臺灣人的現狀。政治經濟二者都還沒有甚麼能力。所以若非先從政治方面要求自治。終必難得經濟自主。苟無經濟自主。豈有擁護內地人本位的臺銀的必要呢? |
02 | 米價暴落與農村的救濟 |
03 | 無賴漢 由何而生 當局的誠意何在? |
04 | 妓女肅清 當局的存心可怪 |
序號 | 標題 |
---|---|
01 | 歲計三拾二萬圓 八堡圳水組合評議會 議員資格被侵害 歲入四千圓不明 |
02 | 農民大鬧警察課 為土地問題呼寃 警察隊大示威 |
03 | 農民差押會社的現金 臺南製糖的醜態 見者莫不鼓掌稱快 |
04 | 廣告報社消息 |
序號 | 標題 |
---|---|
01 | 新竹惡刑事 脅迫細民絞棺遷葬 狀極悲慘令人鼻酸! 當局嚴辨大快人心! |
02 | 爭執三年間的 高砂寮問題解決了 廢舊寮而開新寮 新任中村督氏為寮長 |
03 | 宜蘭業佃會設不成了 八丁郡守的辣腕無效 開磋商會大受反對 |
04 | 臺北 勞働青年 將設自治會 |
序號 | 標題 |
---|---|
01 | 豐原水利組合評議會 無責任的議長 被議員責得爽快了 |
02 | 騙收前金的詐漢 在基隆市逮捕了 |
03 | 南京政府宣布關稅自主 同時實行裁釐 |
04 | 波蘭放棄 在華領判權 |
05 | 武漢國共兩黨分裂真相 蘇俄密命共產黨陰謀 汪孫唐開秘密會議 |
06 | 北京國立九校 將合為京師大學 |
07 | 某國嚴禁 籍民資助中國 |
08 | 贌耕料減二成半 武漢政府的大英斷 |
序號 | 標題 |
---|---|
01 | 土地政策 に就て |
02 | 大甲溪の退官者土地問題 拂受人が官憲の手を 藉り緣故者を拘留す |
03 | 土地問題に就いて 木下前局長曰く 「無斷開墾者の生活問題 夫は大に參斟を要する」と |
序號 | 標題 |
---|---|
01 | 宏壯華美なる 市營簡易宿泊所 微微不振なる島內社會事業 としては贅澤過ぎる |
02 | 政商を肥す 礁溪遊園地 の計畫 郡守彼の為に四萬の 權利金を要求する由 |
03 | 東海師の淒い腕 廟財併吞の功に 袈裟三枚賜はる |
04 | 民の聲 地方官の初巡視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非設民選議會不可社說 日本是立憲法治國,所以照立憲法治國的原則,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是獨立的。所以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政治,當然也非照立憲法治的原則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不可。但是向來臺灣的總督政治,是以一個總督總攬三權,完全與專制時代的獨裁政治無異,所以現在臺灣這樣的總督政治,是違背立憲法冶的根本精神。 然而臺灣雖是在日本統治之下,但是因為臺灣本來的民族是與日本民族不同,實際的政治施設非特別參酌臺灣特殊的民情風偺不可。因此不能以為本國的延長,而一切的政治施設自不能够與本國一樣,就是向來臺灣的總督政治也是從這點的根據出發的。而對現在的臺灣統治的方針,要取同化或是自治已經議論是一定了。 如向來的六三法案的期限制限撤廢,這就是承認臺灣的特殊事情的永遠存在,這樣的事實不但是在政治上,如最近對臺銀整理的問題,在臺灣的日本人希望臺銀發票權的存續,明白是主張臺灣的經濟自主,何況現在日本的政黨中,也有主張制定臺灣憲法的了。以這幾點看來,對臺灣統治的同化不可自治當然的結論,已經是殊途同歸了。於是乎在臺灣當面的問題,是在尊重特殊事情的政治有沒有遵照立憲法治的原則而已。 立憲政治的要諦是在尊重民意確立民權,所以在現代的立憲法治國,不但是立憲機關要給人民掌握,就是行政司法的機關也已經給人民參與了。照這樣在立憲法治下的臺灣當然也要設立議會,給人民掌握立法機關,同時行政司法也要給人民參與才是。對於這樣的施設不但我們自早就主張了,就是以臺灣的現狀看來,時機也是已經過熟,所以若不順應民眾的要求及時施設,到後來才要反悔恐怕就遲了。 在這時候怎又有什麼總督府評議會復活的議論,那個是慣行假裝民意的田氏手製的要來魚目混珠的,不但沒有決議權並且評議員又是官選,所以完全是不成體統的。那個不但是我們不能够承認為民意機關,就是伊澤氏以來的總督也無視了。如此一至於今可說是在無形中自然消滅了。這樣的假裝民意的機關,任是如何復活,也是不值一顧,所以我們也不再檢討過去的功過如何,不過在這時我們只可反對說,那樣做裝民意藉稱代表的非議會,若非改造為民選議決機關,是有不如無的。 於我們當面的要求,是主張說非遵照立憲法治的原則,制定臺灣特別憲法,確立三權的分立,設置有決議權的人民普選的自治議會不可了。 |
02 | 內臺人融和 在優越感的打破 |
03 | 政談講演取締 當局須有雅量 |
04 | 忘却使命的 信用組合 大多資本主義化了 |
序號 | 標題 |
---|---|
01 | 民眾黨支部發會式 臺南、南投兩處同日擧行 其他各地也在準備中 |
02 | 印刷工工潮近況 工場主逐漸疲弊 高等課不作調停 |
03 | 新竹街內臺人 計劃組織商業會 合各團體大同團結 作商界的中心勢力 |
04 | 警告運轉手 不可靠資本家勢頭 胡亂疾走傷人 |
序號 | 標題 |
---|---|
01 | 為無賴漢生事 兩庄交通斷絕 双方警吏傍觀 兩庄良民叫苦 |
02 | 惡刑事交檢察 民眾沿途在在要看 押送迂迴去而復返 |
03 | 臺灣華僑近況 總會館發給會員證 |
04 | 「冷語」 |
序號 | 標題 |
---|---|
01 | 武漢國共兩黨分裂原因 因共產黨陰謀敗露 |
02 | 南京之外交 派唐紹儀等出使各國 |
03 | 南京特別市 勞資仲裁機關 五機關合組委員會 |
04 | 黃埔軍校將移寧 集合同志一堂訓練 統一意志團結精神 |
05 | 武漢政府訓示 保護農工 |
06 | 三個被囚敗將 一殺、一放、一監囚 |
序號 | 標題 |
---|---|
01 | 物議の種たる 土地拂下條件如何 退官者の主張が是か? 農民達の要求が非か? |
02 | 豐原郡の 間伐拂下 千圓するものを 唯三十九圓で拂下 |
03 | 立竹林問題 關係業主結束して水 利組合の非を嗚らす |
04 | 保正甲長の草刈 板橋警察課長の嚴命で 內心不平しても反對の氣力なし |
序號 | 標題 |
---|---|
01 | 誤つた刑事政策から 無賴漢の跋扈 檢擧よりか善導せよ |
02 | 無賴漢の同類鬪爭 數千名の村民が禍中に捲込まれ 無警察狀態の如く鬪爭繼續中 |
03 | 民の聲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民族融和的要諦 在乎機會均等社說 去十八日在總督府開催的地方長官會議,是上山總督蒞任以來頭一回的。會議的狀況十分秘密,所以外人不得而知。今就總督的訓示而論□中有一節「臺灣統治的本義,在乎奉戴一視同仁的聖旨,以民族融和為中樞,期文化與經濟之併行併進。」又有一節「本島之於帝國地位的重要,與年俱增,所以要上下一致,協力邁進於共存共榮的實舉,這是本島住民的責任。」就這兩節也足以朦朧窺見現總督之治臺方針,是注重在民族的融和,其實現的方法,又似乎著眼在共存共榮的一點。 可是這樣的說法,斷不是始自上山總督,回想歷代的總督,莫不是和上山總督同一口吻,說的堂堂皇皇足以令人傾聽。及觀其成果,不特沒有實現,反要現出種種反比例的作法,因此這種一視同仁,共存共榮,內臺人融和等的成語,已經變做臺灣官僚一種的口頭禪,誰也不去理他了。但是時代的潮流,促進了臺灣人的自覺,現時在要求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的機會均等的聲浪澎湃於全臺灣,恐怕如從前羊頭狗肉的政策,是不能够完滿統冶臺灣了。那末或者向來一片的口頭禪,將變而為名實相符的□□,而實現於上山總督的時□□□一定? 民族融和的標準,須置在利害一致,機會均等,換句話說,就是共存共榮。至於兩民族間的特別事情固有文化,是不可不尊重的。倘是執著征服者統治被征服者的偏見,一定要抹煞異民族的個性,使其同化於母國,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同化主義是臺灣傳統的政策,因為要實行同化政策,所以很輕視臺灣固有的語言,風俗習慣。反之極力提高臺灣在住內地人的日常生活,要做臺灣人的模範,以期同化主義的實現,內臺人融和之所以不能實現者,著實基因於此。 試想,要提高內地人的生活程度,豈不是要用保護政策,特別擁護嗎?臺灣所有的利權,應當是臺灣在住者得以均等享受,這方才能夠適合共存共榮的原則,倘若特別擁護內地人,則臺灣人便失了機會均等,沒論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都要立在不利的地位,相形見拙,民族之觀念油然而生,相仇視之不已,如這樣,何有融和之可言?加之,內地人既然得了當局的特別擁護,事事自然是要立在上方,於不知不覺之中,把民族的優越感增長到十二分,對人接物莫不發揮其優越性。在這種的狀態之中,民族的融和斷難實現。 總而言之,民族的融和,不特是為政者的理想,就是被治者的臺灣人也很希望的,可是為政者須曉得撤廢保護政策,內地人要放棄優越觀念,本於共存共榮的精神而努力,庶可以收有終之美。 |
02 | 保甲制度的存廢問題 |
03 | 人口問題與 移民政策 |
04 | 業主也要設組合 |
序號 | 標題 |
---|---|
01 | 武漢繼南京厲行清黨 譚平山等共黨要人免職拿辦 |
02 | 惜哉蔣介石之沒落 |
03 | 武漢政府取締 共產黨宣言 |
04 | 武漢政府法部 解釋婚姻問題 |
05 | 北京抗議安東 日兵慘殺案 |
06 | 女子剪髮問題 江蘇省黨部 婦女運動部之強迫剪髮令 違則由公安局強制執行 |
序號 | 標題 |
---|---|
01 | 地方官會議 上山總督訓示の要點 |
02 | 兩方共疲弊した 印刷工罷業の解決 |
03 | 警官の調停 無賴漢鬪爭の和解 江山樓で庄長代表參集の上擧式 |
04 | 里壠區長免職 退官者優遇の為め |
序號 | 標題 |
---|---|
01 | 農民組合が 農民大會 を開く計畫 十一月十五日 臺中市に於て |
02 | 官僚氣質の 文教當局 官定準則でどしどし 同窓會を解散する |
03 | 臺灣の農民運動/追風 |
04 | 巷間の風談 |
05 | 民の聲 |
序號 | 標題 |
---|---|
01 | 社說 無視民意的臺灣豫算 要求真正的自治機關社說 臺灣島內一切的政治上文化上的施設雖是還沒周至,但是本年度的預算也將突破一億圓的巨額,而明年度的總豫算現在也於財務局編成中,總預額聽說概要一億一二千萬圓,比較本年度的是要增加很多了。但是還不如其歲出歲入的內容,所以具體的批評還是無從下手,究竟有何新規的事業而增這樣的巨款?總是觀察本年臺灣的經濟界是有漸趨衰微之勢,在預算的編成者不知道有沒有關心及此,而行適當的增減嗎?這是臺灣人所共懷抱疑問的了。 凡一切的政費的用途都是為政者所認為必要的,故此在歲出上要望有餘裕,這是當局者的心理,但是國家與地方歲費的負擔者是人民,要輕減負擔這又是人民當然的要求。所以在這裡負擔者與開費者的關於歲費的增減問題,常有意見不一致的。故此國家與地方的歲費的預算,都是要開費者編成後經過負擔者的協贊才行的。這在往時的專制時代姑且勿論,在立憲法治的國內都是如此。 但是臺灣總督府的預算究竟如何?歲費的全部盡是臺灣人負擔的,然而其收入支出不但是沒有經過臺灣人的協贊同意,並且連其內容也是臺灣人不得而知的,這樣的官定一方的預算,比於專制時代無異,人民對於租稅的負擔也是與專制時代一樣了。既然在於豫算上沒有協贊添削的權利,就是在每年的歲計決算也沒有接納報告和監查質問的權利了。這樣的收稅不要人民同意,歲出入的決算也不要報告人民的政治是違背立憲的精神的。故此在歲出入土自然要多冗費濫開的弊害,其結果就是多負擔而少功效了。 因為在預算上臺灣人沒有協贊的權利,所以年年不但忍耐負擔歲費,然而所支出的用途與臺灣人利害相反的也自不尠,這豈非不合理極了嗎?在這專制獨裁的治下雖然是不能抗拒負擔,但是也不能永遠只在有義務而無權利的地位滿足吧!雖然年年有經過中央的議會,但是歲費是臺灣人負擔的,不消說是與中央議會沒有關係,倘使經過中央議會也不能適合於臺灣的事情,所以這樣的預算確是無視臺灣的民意了。雖然這樣的預算是不能承認,但是概然又沒有方法抗拒,然則只剩的一條路,就是奮鬪力爭求設真正的自治議會,在這個議會不但掌握立法,也可把著預算的協贊與監督權,如此才得實現適合民意的歲出歲入了。 |
02 | 南部大震災的慘狀 |
03 | 公學校教育的衰頹 就學率減退的原因 |
04 | 排斥武力的對外侵略 要學華僑的平和發展 |
05 | 官製業佃會 究竟有何效果? |
序號 | 標題 |
---|---|
01 | 東京磺溪會主催 臺灣社會改造講演會 十八日在彰化開會 |
02 | 工場主不攻自降 聞風自改條件 |
03 | 土地贌耕不公 庄民大起反對 |
04 | 黃寬龍自首 為他孝養情深 |
序號 | 標題 |
---|---|
01 | 蔣介石下野 通電之內容 |
02 | 蔣介石走後之時局 |
03 | 吳佩孚入川經過 |
04 | 青島日兵 暴行案解決經過 |
05 | 南京政府的敗因 巧妙的組織的壓迫 |
06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環球一週遊記(一)/林獻堂海外遊記 余之蓄志漫遊於今十有八年矣。爾時攀龍十歲猶龍九歲,率之留學東京則發此大願,謂二子若能俱畢業大學,卽率之同作歐美漫遊,幸能循序漸進,所願得償,攀龍一昨年畢業帝大,猶龍昨年畢業商大,卽欲實踐吾志以作環球一週之遊。無如公私諸事為所覊伴,遲延至於今春,略為處理就緒,乃向當局請給護照,及定購船票諸事,諧同志聞之,多不欲余之長期旅行,咸勸中止,余因是而猶豫者累月,繼思若失此時機,以後恐無得償吾志之一日,而攀龍在倫敦又常來書,企望余之速往,於是途仍進行豫定之計劃。不意三月二十一日,與五弟遊山,偶因不慎,以致墜驢傷臂,不能擧箸者月餘,常惴惴焉,恐此臂若不能遽疹,則遠遊之計劃必將中輟矣,幸而漸次稍愈,將近出發之期,忽有臺灣銀行海外支店休業之事,於是不得不待其此後之情形如何,及至五月九日,其休業三週間之期已屆,乃向該行交涉海外涯金,幸能如意遂決定十二日由臺中出發,因許多之曲折,又兼行李匁匁,以致諸戚友處,多未能預先一一告辭,深以為歉,反蒙諧親友及蔗庵督憲,各以盛大餞別筵,以壯行色,使我愈增抱歉不安。 十五日率次男猶龍發臺北,五弟等十數人,又特送至鳳山九船中,鑼聲一響,道聲珍重,雖曰萬里壯遊,亦不禁悵然久之,十時船發基隆,漸行漸速,直望至岸上人影已看不見,惟見青山一髮,煙樹朦朧,俱含有無限惜別之意焉。 是日風平浪靜,船中無一偃臥之人,父子同居一室,船中之人又頗多相識,時來談笑,殊不寂寞,十六日九時船抵廈門,旭初來船中迎余到其寓,一家老少咸集,詳問臺灣近況,暢談兩時餘,午餐後閒行市上,廈門街路之狹隘與汙穢,堪稱為中國第一,近來警察當局與市政會,籌街道改善之舉,方着手折家屋築消溝,經已造成者約數十丈,有一老媼,僅有住宅一所,頗不惡劣,亦在折毀之列,不得當局一文之補償,以致憂憤而死,其家人正為之燒紙厝,欲使其在陰間永有大廈可居,免似陽世有折毀之虞也。 街道改善實為必要,然人民之補償亦不可全無,以廈門貧弱之財政,那能負補償之責任,然旣認街道改善為必要,不得已,犧牲少數以利益多數,此點或堪原諒,非如擁强權視人民為草芥者,所可同日而語也。 市街之上有以亞鉛板大書高掛在電柱,曰「光緒十二年英人侵佔我緬甸」「光緒廿一年日本割據我臺灣」,下書「通俗教育社」其所以為此之用意何在,余不敢遽斷,然凡民族運動,必受外界之壓迫,至於不可忍,而民族之團結,始能成功,今方民族運動之初期,故用此以喚起國民之覺醒,是以排英排日之風潮日有所聞也。 臺人之在廈門者,約有六七千人,其中亦有少數流氓,日行非法之事,時與廈人衝突,廈人恨之稱曰臺匪,以致臺廈感情日壞,近年來當局取締緊嚴,流氓絕跡,今幸相安無事,實為可喜。三時返鳳山丸,木土鼎禮諸君等,來船中暢談,六時發廈門,十七日抵汕頭,終朝降雨,又聞是處尚在戒嚴,故不上陸。 十八日抵香港,省翁兄弟父子來至碼頭相迎,先到東京ホテル少憩,然後同到其寓,談別後十年之事焉。 |
02 | 國民革命唯一之路 孫科講演 |
03 | 世界要聞 |
04 | 冷語 |
05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不公平な臺南警察署 法律の適用を二三にし 人民の訴狀を隱す |
02 | 事實に依る 州有地の贌耕 板橋庄民擧つて庄長 の不當を攻擊す |
03 | 逃亡中の殺人犯 黃寬龍自首 |
04 | 私娼の檢擧 全部性病に罹就てゐ るが治療機關がない |
序號 | 標題 |
---|---|
01 | 新聞の使命を知らぬ 臺灣官僚 藪をつついて蛇を出す |
02 | 田中內閣の對支政策/追風 |
03 | 巷間の風談 |
04 | 民の聲 |
05 | 民眾黨特派委員 赴南部慰問 地震罹災者 並醵出義捐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