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7年2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四十三號要目 |
02 | 社說 國民運動與民族運動社說 自歐戰以後,民族運動的勃興,始於中央亞細亞的弱少民族的獨立,繼之北部印度的騷擾,延至土耳其的國民運動。而處在強權下的植民地,也會受這大勢的影響,已經不是像從前的牢羊一樣,竟然成了統治國家的一個脅威。但這過程,在現在領有新土地的支配國家,或包有異民族的支配國家,都視為可憂的事情。况在來沒重大注視的勢力範圍內的地方,像自已的商業圈內,或是租借地,到了這時候,也不得不兼顧,認為與本國的興隆有重大的關係。 這原因,就是以現在支配國家的消費市塲,不是全在其所有的植民地,也不是在其所包含的異民族的地方。祗因受了歐戰的影響,地方產業的發達,將至於自給自足的地位,和本國的輸出,互相競爭。故要補償這影響,而維持在來的地位,則不得不注重於勢力範圍內的地方,這是當然的結果。 民族運動的發展,就是隨經濟政策如何而發展的,中國國民運動可說是一個模範的。試看辛亥革命,至於今日,國民運動的重大性質,不只限於現在的局面,對於將來也很有重大的關係。觀看一月十八日民國日報的社說『美政府...决將對中國所有不平等條約,自行撤廢,其採納與否雖未接確報......誠如是,美國旣博中華上下的好感,則將來在中國經濟,不但可佔得優越地位,此去日美難免有一回衝突,中國因得美國好意,必不肯袒護日本,而守中立。』一節,也可明白。 然而國民運動,是和自國將來的發達,大有關係,並且和外國有經濟政策的關係,外國也不欲其運動至於熾烈,而每以『赤化』二字,為作宣傳的工具,這是反動派的慣用手段。再看十六日大阪朝日報道日本佐分利局長,在廣東省政府,主催歡迎宴,所演說的『廣東的施設,旣脫離階級政治,在這地方視察,始會明白,各新聞說國民黨赤化這是個謠言,國民政府是全為圖人民的利益,若我歸國,要將視察所得的,結果,給本國人報告,促其决定方針,』一句話,也可以証明的。 臺灣和中國,是僅隔一葦,對現在中國的國民運動,應當比他地方有認識其正体的必要。中國國民運動,是為全民運動,已不只限於民族運動的範圍呵!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四十四號要目 |
02 | 社說 美國再提倡軍備縮小社說 一九二○年國際財政會議的報告書說,大戰後列國依舊把歲出的大半,充做軍備維持費戰爭凖備費,無論何國人民,都不堪得這樣重大的負担。可見列國由財政的缺乏,莫不痛覺軍備縮小的必要。而且互相擁着過大的軍備,恐怕會誘發無意義的戰端。 翌年美國有鑑於此,招集日美英意法五强國的全權,在華盛頓開海軍縮小會議,締結主力戰鬪艦的制限,但對於補助艦艇及陸軍空軍的問題還沒有協定。單就海軍縮小而論,華盛頓會議的成績,尚不得看做成功的。單單制限戰鬪艦,巡洋艦驅逐艦潜航艇則使各國任意建造,太平洋的波浪終難保得太平哩。 國際聯盟自昨年來,開了軍備縮小凖備會,繼續研究陸海空三軍的問題,不久將要招集軍備縮小會議。 美國大統領為貫徹華盛頓會議的宗旨起見,於本月十日通電日英意四國,要求四國政府,於國際聯盟軍備縮小會議開會時,須要急速派遣全權,協定補助艦艇的制限。美國大統領提倡的由來雖有多少的曲折,具体的辨法雖有多少困難,但其宗旨列國必無異議,補助的艦艇也一律制限,海軍縮小才可算做名實相付。 日本軍事費,在華盛頓會議當時,計算七億三千万圓,占歲出總額十分之五,今則减至四億四千万圓,約歲出總額十分之三,這就是盛華頓會議戰鬪艦制限的結果,與陸軍軍備等併無關係。向來日本維持多大的師團,專為豫防俄國的報復起見,現在旣沒有這種必要,所以陸軍也有縮小的餘地。 四億四千万圓之於七億三千万圓。其差額為數不小,况更有縮小之餘地呢。列國若能共同一致,洗除帝國主義的習氣,(一)可以豫防無意義的戰端,(二)可以輕减各國人民的負担,(三)可以把非生產的費用投在生產的──為人民造福的事業。 所以我們不但期待海軍縮小的徹底,更盼望陸軍空軍制限的實現。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四十五號要目 |
02 | 社說 人口增加與島外移民社說 據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的結果,臺灣現在的人口已經到達了三百九十九萬三千四百八人了,比較大正九年度的調查,僅僅經過五年,就增加了三十三萬餘。在大正九年一方里平均一千五百六十七人五分的密度,至十四年就增至一千七百十二人四分之多!其增加率是一千人約增加十七人的。觀看這些數字就可知道現在臺灣人口的密度和增加率的度數是很高了。 就人口增加率而言,日本每千人約增十二人至十三人,就是最善為生殖的中國的增加率也不過是十二人而已。據一九二四年的調查,英本國的增加率僅僅六人六分,蘇格蘭七人五分,愛爾蘭五人九分而已。由此看來就可明白臺灣的增加率比較其他的地方高至什麼程度,且臺灣人口的增加,不但是生產和死亡對抵的增加,還有在植民政策下由本國移入的特別的增加數,倘若將自然的生殖和人為的增加合共起來,那每年的增加數目就更盈大了。 在人口稠密的外國多是工業國,所以人口與土地的關係,比較的不甚感着困窮,但是如在半農半工的日本本國,就非常的感着困苦了。何况在完全的農業本位的臺灣,對人口增加和土地生產的關係,是更要發生緊切了!而且近來在臺灣各地的大資本會社的土地買收,官有開墾地的剝奪和造林地的編入等,土地雖然尚保原形,但是農民們於事實上的耕種面積確實是减少了。一方面人口增加而反面生產地減少,這個結果發生的現在的生活困難是不可輕看的問題。 然而自然的和人為的是毫不客氣地着着增加起來的,於是乎不得不講究對策了。原來人口的移動是從密度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我們祖先的移住臺灣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也不得不向島外去移住了。雖是錦綉的臺灣不願輕輕放手,但是回首中國的舊山河,現在也將要平定了,土曠人稀正待開發。我們不獨盼望有心人的注意和研究,並且希望政府也須開放往來的自由,而積極的去獎勵援助移住才是。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四十六號要目 |
02 | 社說 臺灣的華僑工友會社說 在臺灣的華僑,約有五萬以上的人數,這中間可以分做兩個階級。一是領有中國官憲的『護照』,一是帶着日本領事的『身分証明書』來臺的。前者之根據,是依照兩國政府所定的範圍內。由兩國當局照辨的。後者是依據臺灣總督府的『中國勞働者取締條例』,指定一個會社去包辨的。同是一個中國人,由其所領之護照不同,一踏了臺灣的地界,其地位,身分,也就生出了種種差異的待遇。這是因為臺灣處在植民地的地位,還要期待那廉價的中國勞働者來臺活動的緣故。 但雖是這樣,依照『護照』來臺的中國人,皆看做所謂『紳士階級』,別的却是看做勞働階級。這看法之適當與否?而對來臺的中國人,有這數種辨法,能够適合於現在兩國的地位與否?姑且勿論。就這五萬人數之中,依照『中國勞働者取締條例』,來臺的人數,是占五分之四以上,即四萬以上的人數,是和臺灣的產業,有重大的關係。所以他們的一擧一動,皆很可注意的。 自前年,由介在他們中間的,所謂熟練勞働者首唱,組織產業別的華僑工友會以來,現在在臺灣各都市都有這樣團体的存在。這可說是最可喜的現象了。 但是若考察那樣團体成立的條件,及其對象,他們的團体,不但尚不能脫離『基爾特』的初期色彩,就其中猶含有排斥他民族的色彩存在,故可說是脫不離組合的『門羅主義』。因為他們那樣團体成立的條件,不消說是專意要庇護維持華僑的地位,而其目的是結束不要採用臺灣女子,臺灣兒童為徒弟。這兩條根據,是促進或給他們組織工友會成立的基礎,而加添以融和友誼為目的。所以那名稱雖是工友會,却不能看做現世紀的勞動組合一樣了。要和勞働組合一樣,是須要有同等的機能,豫先認識了自已和社會的關係。在現在國際資本結合的時候,我們深望工友會諸位對於這點大加猛省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