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6年12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三十四號要目 |
02 | 社說 政治教育的普及社說 近代政治的特色,不但是在以民眾為政治的對象,是在以民眾為政治的主體。這非但民主國家是這樣的,就是代議制度的立憲君主國,也是這樣的。如立憲君主國的代議士,是受民眾的選舉,代表民意參與立法的,所以參與立法的主體並不是在代議員,還是在民眾。至於行政上司法上的官吏,只是執行法律所附與的範圍內的權限而已,民眾雖是服從法律,但是法律乃是民眾所參與制定出來的,所以在立憲政治之治下的民眾,一面是政治的對象,而他面又是政治的主體。如此,才可說是真的立憲國民的自治生活。 但是民眾要享真的自治生活,非有相當的政治智識不可。倘若在民眾對政治上沒批評的能力,聽從代議員任意擅行的時候,立憲政治之名,實是少數代議員的專制政治。所以要求立憲的真自治,不是在制度上的美名,而是在民眾有政治上的學識,和批判的能力才能够達到的。譬如現在日本的普選,在制度上却是很好,但是在選舉的有權者,倘若沒有學識能力,或為金錢買收或權勢壓迫,而所選的不能够代表其民意,雖是美名的普選,結局也是無用了。 我們臺灣的政治不但是沒以民眾為主体,就是在為政者的腦筋裡,有無要以民眾為對象的念頭,也屬疑問的,名雖在立憲政治下,實在是立法行政混一的總督政治,是近世稀有的專制政治的好典型。至於近來對政治上也漸自覺起來,要求適合於立憲政治的特別代議制度,便有特別民情風俗的臺灣民眾也得享受立憲的特別自治生活,這種聲浪已經日高一日了。但是在我們的民眾,依然是缺乏政治智識,這是政治生活向上的最大遺憾之事。 既知要求真正的自治生活,非赶快教養全民眾的政治智識不可,我們現在一方面極力要求自治生活,一方面還是要涵養所必要的政治智識。所以普及政治教育,這是現在我臺灣同胞的一大急務,又是有心先覺者的一大責任。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三十五號要目 |
02 | 社說 唯有臺灣議會的一路社說 最近臺日紙有報道運動臺灣議會的吾等同志中,有一派放棄從前的志向,轉換方針要運動中央參政權。這話不知道由什麼方面造出來的謠言,斷沒有絲毫的事實,我們本不用辯解的必要。然而多數的臺灣議會請願人之中,恐有被這些謠言所迷惑,故不得不再表明吾等唯一無二的决心。 原來要求臺灣議會,與要求中央參政權,乃是根本的差異的二種臺灣統治政策,斷不為難易而可以變方向的問題。我等已經向帝國議會前後七回提出請願書,是表示臺灣民眾必死的要求。因此,日本內地的政界與思想界,已釀成一種同情的空氣,漸次共鳴我們的主張。這中間我們曾受過臺灣當局種種的壓迫,干涉,竟惹起治警事件的發生。不客氣說:我等從來所費的心神,所供的犧牲也不算少了。到了今日,我等的勝利已漸可以看見的,那里還有轉換方針的理由? 再進一步,專計日本帝國的大局,由植民地選出中央議會的議員這條路,實是不容易跑的。現在日本內地的人口約五千七百萬人,朝鮮約一千八百萬人,臺灣約四百萬人。於此可見朝鮮與臺灣的人口合計起來,大約占有日本本土五分之二的人口。照公平說:由臺灣朝鮮選出的議員,至少也要百五十名以上 一面日本內地將來的政情,普選後的形勢定規變為小黨分立,自然由植民地選出這一團的議員可以擾乱中央的政雲。這種經驗,五十年前曾在英本國議會,由愛蘭選出的議員演出一塲的大劇,迫到葛拉德土吞(Gladstone)首相不得不提出愛蘭的自治案。前車可鑒,由御用思想所揑造出的要求中央參政權的謠言,可見不是日本統治臺灣的真實政策了。 然而臺灣當局對中央參政權的宣傳,表面上似乎賛成的樣子。推究其理由:一則要擾乱臺灣議會請願人的陣容,二則想由臺灣選出三五名的議員(大部份是日本人)便算得了事。我們確信牠斷沒有中心賛成臺灣人實在的中央參政權,這是很明白的事。由此看來:由臺灣的實際上,或由日本國的大計上,唯有跑向臺灣議會這條路而已。臺灣的民眾呵!不要左顧右盼,一意奮勇向前便够了。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三十六號要目 |
02 | 社說 空造景氣的共進會社說 大正十五年度將已告終,而自歐戰後經濟界的不景况還是沒有恢復,使一般無產階級等待那景氣的恢復,恰像俗語所說『死人望功德』一樣的,故對現時荒涼廢墟似的經濟界,真是找不得一絲一線的光明了。若在臺灣二三年以來,雖有靠了芎蕉販路的擴張,和內地種米耕作的成功,剛纔稍微活潑起來,而至今年,其形勢,也已達到極点,若察到內地種米收穫的减少,和芎蕉販路已不能够再進展的事實,也就可以明白的。像當局和御用報紙所稱說『景氣已恢復』的這樣言論,都可看做宗教家的天來福音似的空空洞洞,是沒有蹈實際的言論。他們常要使大多數的無產階級,由這不景氣的經濟界,滅却其自已的意識,故講究空造景氣的方法,就是開設共進會最為巧妙。明白說一句,不過是特權資產階級要維持自己的地位,來夢想挽回那黃金時代了。 新竹共進會,自然也不能脫去這範圍內的意義,雖是有商工館,林業館,水產館陳列許多優秀的生產物,處處表明是用最新科學法耕種的,或是施甚麼化學肥料的結果,或是用甚麼器具方法捕獲的。這都是關於生產的技術問題,其他像對生產物的利用法──販路甚麼?這是屬於商業──就是關於資本家的利益問題,所以在會塲內所表示的數字,除以上所說幾個問題以外,至關於生產者──直接勞働的生產人們的生活甚麼,皆沒有表示,也沒有絲毫對生產者們表示其程度的向上,或是降下,這可說是很缺周到的辨法。然考察現在生產者的生活,並不是向上,而反是降下的。臺灣的工業生產額約在二億圓以上,雖比歐戰前的有二十八倍之多,但大多數的臺灣人的生活,却都是年年降下的。關於這点,以前本報也常有論過,想讀者都會明瞭這種事理了。 因為這種緣故,共進會的開催,直接的間接的,都是表現特權及資本兩階級的收益問題,而這收益問題,却都是以政治權力維持的。所以我們臺灣民眾,若不急由政治上覺醒起,爭得一個位置,這就難免受了無理的榨取呵! |
序號 | 標題 |
---|---|
01 | 時事 聖躬不豫 |
02 | 英工黨首領主張 英國承認廣東政府 |
03 | 又生一個無產政黨 「日本勞農黨」 |
04 | 神田代議士豫定 春頭視察臺灣 |
05 | 墾地拂下嘆願被却下 大甲農民示威行列 |
序號 | 標題 |
---|---|
01 | 保甲役員連袂辭職 |
02 | 庄長騙庄民 |
03 | 日月潭電力工事截止 由當局表明原委 工事費不能繼續 |
04 | 上山總督拜城隍 獎勵迷信的老紳士大滿足 |
05 | 募集捐款也借警察力 老紳士赶不上民眾的自覺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三十七號要目 |
02 | 社說 今上踐祚社說 凡君主國家,帝位不可一日曠。故大正天皇一崩。皇嗣東宮殿下立踐帝祚。改元昭和。繼承大統,總攬萬機。 恭惟新帝天資英明,風格濶達。先年,巡遊戰後歐洲,備察列强之情勢。歸來,躬親攝政,熟達民治之王道。早為中外國民欽仰敬愛之中心。 且又曾行啓臺灣,俯視島情。聖慮固無新舊厚薄。政心安有彼此重輕。先帝遺圖,今帝顯揚。新建宏謨,昭明百姓。宣示盛德,協和萬邦。擧國齊慶君民同治。臺民竊願兩族平章。際此今上踐極,惶恐奉表衷誠。 |
序號 | 標題 |
---|---|
01 | 新竹農家的表彰 其中有很可感心的的菊池氏 |
02 | 壯丁團憤慨獎賞不明 羅東警察課的醜態 |
03 | 要求撤廢總代制 二林信組紛紜 郡守大人出動 |
04 | 神田氏渡臺中止 |
05 | 樸子初回文化講演 |
06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