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6年4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號要目 |
02 | 社說 有心人的一大急務社說 現今世界各國植民地之中,與我臺灣文化程度相等之地,都沒有一個地方不給其住民參與政治,這是現在植民政策學者異口同音的斷語,然而通天下皆無,惟我臺灣獨有,這種傷心事,到底是誰之過呢? 本來日本的政治家,因受了島國生活的影響,多是狹量淺見,患得患失,故統治臺灣,汲汲乎惟利源是圖,對于臺民,只知以力服之,而不知使之心服,所以治臺三十年于今,財政已漲至一萬萬圓,東西兩部鐵路也己貫通,展覽豊富產物,創設專門大學,到本國大宣特傳,說是臺灣富源無盡藏,請本國人快來作威享福,然而回看對于臺民則怎麼樣呢?非但利權不肯放手,倒要吸收勞農膏力,限人教育,限材採用,稅金儘可多納,政事不準過問,如有要求參與島政,則謂時機尚早,請設臺灣議會,則謂恐碍延長,這樣政治,只是統治臺灣其物,並不是統治島民之心,還有什麼「治臺以住民為對象」的可言?那里有「謀最大多數最大幸福」的形跡?但物的統治是一時的,心的統治是永久的,不務永久而貪一時,吾們敢信斷不是日本帝國百年的大計,然則這是不是當路其人之過呢? 原來臺灣的住民,多是慣於經濟的生活,對於政治不甚關心,近年因感着經濟生活的脅威,加以受着世界時潮的衝動,故若不以此島為永久住地,就無話說,旣然想要戀着故島生活,那就不得不驚醒起來要求永久的生存權了。雖然已知驚醒起來,但大部份却還是畏難苟安,缺乏進取氣象,所以給偏見政治家錯認為不足輕重之物,而可以弄朝三暮四之策,因此而很阻碍了日臺人的共榮生存,這莫非是我臺民自己努力不足,不要怪人家不施恩。故我臺民雖被人看做天下獨一的蠢動長物,究真自己也要引受幾份之過。 總而言之,其過無論在當路或在臺人,這種不合理的怪像,斷不是日本帝國之福,又不是臺灣住民之福,旣知不是福,那總要及早改造,赶快革新,這就是有心人的一大急務。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一號要目 |
02 | 社說 臺灣東部開拓的捷徑社說 臺灣東部的平野,不過是夾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又由高峻的中央山脈奔流出來的秀姑巒溪,花蓮溪等的溪流,都被海岸山脈攔阻着,不得一直地跑入海中。因此,這些溪流所佔的溪埔很廣,時常有洪水汎濫之虞。這中間可以耕作的士地,總不過七萬甲左右而已,此中旣開墾做田園的約有三萬三千餘甲,其他大半未開墾的,不是溪埔,便是不毛之地,若要開墾這些土地,不得不費多大的勞力。又東部地方一面勞資比較的貴,一面地價很賤,設若把這些土地「拂下」與資本家開墾,不但不見利,而且有大損。 內地人中,一部份有倡道,把這土地,做獎勵內地移民的根源。這說似乎有理,其實卽不然。在來於花蓮港廳的官營移民,計共有六百七十七戶,自明治四十三年,至大正六年,總督府直接所開支的費用,總計二百四十餘萬圓。一戶平均參千五百來圓,若合算其他的間接費等等,一戶平均約有費了七千圓之多。又現在該移民村的土地,在東部是頂好的,交通又頂利便的,其結果尚且如此。由經濟上看來,將來內地移民的計畵,斷斷是不行的。 東部的狀况雖然如此,但當局從來的方針,把東部未墾的土地,除掉許可「拂下」與一部份資本家,及幾個內地人以外,全取閉鎻主義。到了現在,好的土地已沒有了,然而還是不許可本島農民去開墾,這便是東臺灣的開拓遲遲不振的大原因。此後,資本家不能有利開墾,內地移民不能成功,然則如何其可呢?我們的主張是很簡單,不外土地自由的開放這條路,便是開拓東臺灣的捷徑。 本島農民對於土地的開墾這層,可算是天才,爾看西臺灣的平野,不論溪埔,山隙,都是他們的血汗所開墾出來的。當局若放棄閉鎻主義,把東部的未墾地,自由開放給他們去開墾,也不要保護,也不要獎勵,他們便陸續而來。如此,不出六七年,予測把荒草茫茫的平野,會變成一片膏腴的美田。 英國某農政學者有說道,「所有權會把砂土變成黃金」,這句話也可以適用於東部的開拓法。本島農民平生何等勤勉,何等節儉,這二件的武器,使之無用武之地,即國民經濟的損失,莫大乎此。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一百二號要目 |
02 | 社說 宜保全檢察官的威信社說 通覽過去植民地的官吏,往往因為要保持自已的威嚴,致演出害民的行為,而沒有絲毫忌憚,或因為要袒護本國人的利權,就也顧不得土著民的幸福,而任其唾駡了。但在植民地,若得了賢明檢察官,能體公道,無存偏見,以廓清一般的罪惡,雖是有上述的苛政,却還可以緩和民眾的怨衷。反之,檢察官之中,若不能求得賢明的人物,常常誤信了下級司法警察官的糊塗報告,忍使無辜的人民受了長期的拘禁,這就倒成了民眾的怨府,而有很大的惡影響了。 然檢察官的責任,旣然屬這樣的重大,對於處理事務的要諦,若沒有理會,那裏會做到賢明檢察官的資格,像新到植民地的檢察官,容易受了舊官僚的餘弊,豈不是沒有徹底檢察事務的要諦嗎?甚麼是檢察官的要諦,對於刑事被告人的犯罪搜查,就是宜要有慎重的態度,和有緻密的注意,並且要審察事實的真相,而分別了正與邪。關於處分的時,不僅着想於被告人一身的事由,更宜要考慮有影響於社會與否,其措置要公明正大,不可存了民族的偏見,斷然不肯昧了良心而庇護官吏,這纔無使民眾生出疑念。又對於訊問之時,總要以叮嚀親切為主旨,付與有利的陳述之機會,這樣做去,無智的人民,總得依事實陳述,沒有受威脅而吐露不實之言,當然是可齎到良好的効果。 在臺灣的檢察官人格如何,有沒有徹底理會檢察事務的要諦,我們暫不去論他。而就現在的惹起了公訴的事件看來,可說是非常之多,或有關於富者和貧者衝突,或有人民和官吏的相爭,其間也很有受過莫大的苦楚,而長期間受了拘禁,這能保証其槪是公平的處置嗎?現在的制度,還是沒有發達到極点,對於被告人所受的多大損害,沒有得要求賠償的制度,真是堪為抱憾。在此時我們不得不希望有人格的檢察官,對於在來所流出的汚毒,一槪洗淨,對於檢察事務的要諦,認真遵守,然後可保障人民的利益,又得保全檢察官的威信。 |
序號 | 標題 |
---|---|
01 | 新刊介紹 |
02 | 時事 英國干涉中國內政 列強不應以軍火供給中國 期尊重中國主權自息內爭 |
03 | 文協活動寫真隊 先由臺南開演 呈未曾有之大盛況 |
04 | 內臺人差別的入學考試 |
05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九十九號要目 |
02 | 社說 報紙的中毒社說 世界文化史大綱的著者威爾士H. G. Wells說:將來支配世界文化有三種力,一是書籍,一是學校,又一是報紙。不用說將來,便是現在的文化,所負於報紙者,亦可謂多且大矣!如大家認定報紙在今日的文化上有絕大勢力,一樣地,認定報紙在今日的文化上有絕大的功績。然而報紙在反面,却有絕大的罪惡,正如羅曼.羅蘭之所謂合人類之頭與獸類之身的,好壞參半的東西,這是我們不可不知道的。明白說一句,報紙旣可以做宣傳文化的器具,又可以做破壞文化的武器,旣可以做弱小者訴不平的機關,又可以做野心家或帝國主義者侵畧的先鋒,旣可藉以肅正風紀,又可藉以敗壞風紀。報紙壞到極處,便生出如王爾德(英人)的報紙非難論者。 然而我們應該知道,凡是一份報紙,沒有可以不靠讀者而存立的。所以如其讀者是聰明的,有識別好壞的能力的,換言之,如其讀者知道把壞報棄之而不閱,那末,那些壞報便無從逞其威了。然則報紙的好壞何以別之?第一,要報道公平確實,第二,要有啓發的精神,第三,要代表大多數民眾的意見。大約有了這三種要素的,就可以說是好報,反是即其價值可想而知了。 我們每一想到臺灣的報界,便不得不為四百万同胞痛恨!臺灣人到現在還沒有受着報紙的利益,反而已受了報紙不淺的害毒。島內各種的御用報紙雜誌的言論,盡是征服者對於被征服者的教示,嘲罵,侮辱,以及宣傳一切有利於幾個野心家和於政府方便的事。人家的報紙是要報道事實的,啓發民眾的,代表大多數民意的,而臺灣的報紙竟全是要造謠的,蔽塞民智的,代表幾個野心家以及官憲之意的。然而臺灣的民眾却每月支了許多報錢,換來那些混脹胡塗報來侮辱自己,實在可謂太無謂了!我們島內同胞於不知不覺之間受了御用報紙的中毒不少,並且受其中毒的,也不只是臺灣人,當局如果長此以强權擁護這種壞報,不及早許我們臺灣人發報,在臺灣的同胞,是永不能自這種報紙的中毒拯救出來的吧!而臺灣的文化,將造成百鬼夜行的終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