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5年12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八十二號要目 |
02 | 社說 電光的農民勞働黨 不滅的憲政記錄社說 現代無產階級的覺醒運動,是世界社會史上的中心問題,質言之,是因為經過了封建制度及產業組織的歷程,才發達出來的「有產者」和「無產者」二大階級鬪爭的人類生存上之一大問題。 日本國內自日清日俄両戰役以來,受了世界的潮流的影響,各地的無產者農民勞工們,也逐漸覺醒起來,及至服了歐洲大戰禍的興奮劑,遂勃然而興起,其後雖為經濟界反動及關東大震災的打擊,不得不暫且隱忍自重,幸而這回遇着普選法施行的風雲機會,竟然乘勢飛躍起來,急要組織政黨,已于本月一日誕生一個呌做『農民勞働黨』這是日本最初之大組織的無產政黨,不幸其生存不過兩小時,突然被政府以妨害治安為名而命令禁止,這個極短命的無產政黨,雖說是像電光石火的瞬間出現,然而在日本憲政史上算是永久不滅的一大新記錄。 試看憲政的開祖英國,在一八九二年只有一名的勞働議員,僅僅經過了三十二年間,即于一九二四年的總選擧,竟能獲得一百九十二名的勞働黨員,居然占在第二大政黨之地位,而且組織了一年間的勞働內閣,這可謂世界憲政史上的一大異彩,但新進的日本,憲政尚在訓練時代,而到了今日還沒有出一個勞働議員,也屬不得已之事,但機運已到了,無產階級旣然曉得出來組織政黨,如果能够順勢直追,統合大眾政策,那就雖是亡羊而補牢,固也未為遲。故我們確信這回無產畸形兒的殀折,斷不是無產階級的災禍,實是天將降大任於無產剛健兒的先聲。 回顧我臺灣的現狀,官權獨行,政商壟斷,民權旣不能伸張,生活自難得保障,「有產者」尚且沒有參政之權,「無產者」更不容作政黨之夢想,雖然,梧桐落一葉,己知秋到了。二林蔗農對製糖會社的爭議一閙出來,可卜我臺灣的無產階級也漸會就現實的經濟生活上覺醒起來了。十份占九份九的無產臺灣民眾,如果能由經濟的自覺進于政治的自覺,從政治的自覺更進于共存共榮的要求,等了機運一轉,那就日臺的無產階級必有渾成一氣,彼此互助,實現理想生活的日子! |
序號 | 標題 |
---|---|
01 | 時事 中原又動亂! 奉軍內部起兵變 馮氏握政局支配權 北京宛然無政府狀態 |
02 | 菲律賓人表示獨立 |
03 | 李烈鈞之時局談 |
04 | 難產之無產政黨 結黨後忽被解散 |
序號 | 標題 |
---|---|
01 | 與虎謀皮的關稅會議 (上海民國日報社說) |
02 | 臨時政府之下令 (上海商報社說) |
03 | 科學普及運動 科學「常識化」的必要 (大阪每日社說) |
04 | 廣告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八十三號要目 |
02 | 社說 教育界的一大問題社說 有好的教育,才會造就好的社會或健全的國家,這個原理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臺灣的社會,若從教育方面做起,即是給子弟們有好的教育,並且使內臺人受平等的教育,便容容易易的達到融洽,發達的地步,這是不消說的了。我們從臺灣教育現狀看起來,好的教育這点姑且不論,只就內臺人彼此所享受的教育的機會,果然有沒有平等這点來討論一下: 若把共學制度施行以前的臺灣,和現在比較起來,臺灣人享受教育的機會,漸漸多少得着了平等的地位了。雖然,公學校畢業的程度不能和小學校並肩,自然而然的,考入中等學校的競爭,大体上臺灣人不是內地人的對手了。有人說過,不平等的平等,却是很大的不平等。照這句話來看現在臺灣的教育制度,我們覺很有至理。 再退一步,現在臺灣人和內地人的子弟們,彼此考入中等學校的競爭,果然有公明正大的麼?唉!你們未免太胡說了。神聖的教育家那里有那樣的偏袒的辨法可以受着嫌疑呢?這又是你們的猜疑太甚呵!我們也很是希望這種懷疑,都是過於神經過敏的,當真不是事實的才好。不料我們近來有聽着高雄中學校某教師的話,便雖勉强也不得不認為事實了。 原來高雄中學是四個年前設立的。昨年度入學的生徒內地人七十五名,臺灣人三十五名。據某教師的話就是:我們要執同化臺灣人的教育方針,該照這些比例是頂理想的,所以我們不是照入學試驗的成蹟而撰取的。今年度入學的生徒,內地人九十三名,本島人三十三名,依然是照那教師說的標凖,這便可以証明他的話,分明是不錯的了。 此外,關於這個問題,聽見這樣那樣的話,一一是記不了的。近來又得着一件的消息,就是有個高雄女學校的「受付」說得好,我本年度接着臺灣人婦女的入學願書很多,不過是空空的忙煞了我,大部份是不許允入學的。果然,考及第的九十三名之中,臺灣人只佔十二名而己。比較內地人是怎麼樣差之天壤?這豈單是為了她們的學力不足的緣故而已?不但高雄的人士有抱着這些疑問,全島的人士也是如此,不消說到處都有像這樣可疑的点不少。我們說的教育界的一大問題,就是這個。 |
序號 | 標題 |
---|---|
01 | 華僑力爭關稅自主 關稅自主促成會成立 |
02 | 馮玉祥熱心平民教育 分學校及走授兩辨法 |
03 | 尊重言論之自由 松村警保局長之新方針 |
04 | 奇異之提案 欲以鐵道從業員之代表為貴族院議員 |
05 | 北港農民大會的狀況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八十四號要目 |
02 | 社說 居中取利的機關社說 伊澤總督蒞任以來,有聲明最大多數之最大幸福的政見,約而言之,是要造就多數島民的幸福啦,總是我們還沒有看着甚麼施設,日前當局發了臺灣拓殖會社的創立案,這個會社果能造就大多數的幸福嗎? 聽說創立這個會社,要開發臺灣的土地,注重緩和內地人口的過剩,和充補每年食糧的不足,所以這個會社必定要由內地移民入來島內,彈丸黑子似的臺灣,豈有再容移民的餘地嗎?恐不數年之後,要再由島內移出海外,這種辨法叫做朝秦暮楚,我們所不取的。充補食糧的不足,結局要圖米穀的增收,政府所用土地政策的良否,和米穀收成的增减大有關係,現在官租地大都貸給狡獪的政商,由此輩轉貸一般農民,轉貸者居中取利,實在開墾耕作的農民勞多而益少,加之他們的贌耕契約,寫着「官廳要用的時候,可以任意解約」的條項,農民的耕作權全沒安定,誰肯用工耕作加施肥料,以此而求米穀的增收,萬不可能的,病根不在改良資金的缺乏,在乎不許島民直接開墾,和保障島民的耕作權。 試看,拓殖會社的立案,宛然是為着內地資本家的便宜,政府以五萬甲──打算其大部分必是用已開墾的土地出資,且會社缺損的時候,政府要担保一定的配當,我們要細思一番,政府所担保的配當結局是誰要負担呢?,現在五萬甲的官租地所出色,每年編入政府財政,充做歲出費用,此去全部歸屬拓殖會社,會社不過納多少地租而己,政府財政必然减收,由是人民負担加重决不能免的。 尚且會社和農民的關係,豈能利益均霑呢,朝鮮的東洋拓殖會社,可拿來做標本,那會社單曉得搾取以飽私腹,將農民的利益置之不聞,頃日致使發生爭議流血,殷鑑不遠,官稱為民造福的會社,恐變成居中取利的大機關,來吸收人民的膏血,這種十二指腸虫甚麼人要歡迎的呢。 |
序號 | 標題 |
---|---|
01 | 黃氏送別紀念講演會 |
02 | 荷蘭尊重植民地原住民族(藤山雷太氏南洋視察談) |
03 | 小言 結局苦了小百姓 |
04 | 整理交通的巡警所幹何事? |
05 | 對於學校調查的注意 |
06 | 不良官吏和御用商人的好勾當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八十五號要目 |
02 | 社說 歲暮感言社說 歲序無限的循環,人生有限的生活,遵照俗例算來,大正十四年的光陰,不過只剩了數日而己,吾們在今年中所想要補救的缺陷,還沒有補救的,就要等待來年才再去改革,鑑古觀今,真是對于有限的人生,不能不生起了無限的感槪! 回顧臺灣過去的事象,推想將來的生活,是不能容易看為樂觀,對于前途宜要改造的問題,可說是很不少的,然而近來民眾熱烈的要求,都是適應於新時代的思潮,這也算是一件差强人意的事,但無理解而不能判斷是非的徒輩,却日日陷于醉生夢死之塲中,真是可憐又可悲了。吾們本年的要求改革,於政治上社會上經濟上教育上,都取要求機會均等的主義,只因官僚和資本家們,多以冷眼視之,所謂頑迷的紳士輩,又沒有神經可以感覺,故我們多年來所主張的言論集會自由,施行完全的地方自治,嚴禁拷問,撤廢甘蔗採收區域制度,廢止保甲制度,改造總督府評議會,設置臺灣議會等等的希望,不但還未見採納絲毫,反要以壓制產業的自由為善政,或助長民眾的迷信為淳風,又誤認新時代的青年為過激份子,所以我們的革新希望,在今日還沒有甚麼效果可以看見,實在是很遺憾的事,但我們總要再三盡誠奉勸當局,此後須要以共存共榮為基調,就緊撤廢在來的差別待遇,尊重人格,確立民權,這纔是民眾政治的根本義,又要勸告御用紳士們,不可仍執迷不悟,以逆行世界大勢,而為文明人的落伍者,這是我們至情盡誼的忠言。 同胞呵!從來,無定見的官僚,刻薄的資本家,頑迷的御用輩所慣弄的技倆,和所炫耀的成績,大都是可使民眾嘆嗟的材料,而為阻碍進步的障害物,際此乙丑歲晚之時,能得速圖杜絕這種弊害,纔可增進民眾的幸福,故要廓清政治上社會上種種的污穢物,是全要待民眾的自覺,始有效果可說,希望大家快快覺醒來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