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5年10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七十三號要目 |
02 | 社說 詩學流行的價值如何社說 十年來臺灣詩界的全盛,可謂達到極點了。從表面上看來,詩人的輩出詩社的林立,可是空前的,或者是絕後的也未可知。方田總督治臺的時候,他著眼於這個事實,便傳請了全島的詩人在他的莊麗的官邸開個擊缽吟會,花費了幾文錢立刻換得了幾百首「高功頌德」的東西。到後來內田總督也要想打騙這些詩人弄他們的筆墨來頌揚他,和抹煞他的劣蹟,居然假冒風流學些田總督的故智了。這二次的詩會引誘著一班沒有自覺的詩人,宛然登上天堂的一樣,而那個風潮遂一日高似一日了。 我們對這個流行尤當陳些平生的意見才是。先從結論說來,(一)如果會產生真正的詩,應當要大大的贊成這個風潮。(二)如果不然,便要極力的反對是不用說的。然則真正的詩是什麼東西呢?我簡單說一句,不外「心畫心聲」的表現吧。我們不論對著自然,和對著人生的觀察,我們的心坎底感着深刻地要表現的,拿文字的工具而表現出來的聲韵就是了。 臺灣現在流行的舊詩,拿那不自由的工具和拘束到底的規則,想要做這些真正的詩,大部份是「緣木求魚」似的。再退一步說,照舊詩的標準量起來,幾百個頭顱的臺灣詩人,會與中國的詩星並駕齊驅的,總不過是二三子而已。看這樣的狀況,平生要冒些風雅的名來吟哦幾首詩,做些「咬字嚼文」的遊戲文字,差不多要費了十年的工夫,拋了半生的心血,可不是犧牲太大嗎?因此不過普及些漢文,可算是唯一的功勞,比較消耗着青年不少的精力和進取的氣象,「此風不可長」是明白得很的。 要產生有價值的文學不消說要表現強大的地方色彩(localcolor)的,如像蘇格蘭文學,愛爾蘭文學的鄉土藝術,個性愈明亮而價值愈高昇的,才是現代的之活文字。在臺灣有什麼詩人會描寫着臺灣的風景,空氣,森林,風俗,人情和老百姓的要求沒有?我們不得不盼望白話文學的作者的將來,務要拿臺灣的風景為舞臺,臺灣的人情為材料,建設臺灣的新文學,方能進入臺灣文化的黎明期。 |
序號 | 標題 |
---|---|
01 | 時事 對關稅會議方針決定 閣議承認外交部的策戰 |
02 | 國際聯盟總會議決 設支局於東京 |
03 | 貴革案五綱目 貴院改革期成同盟會總會 |
04 | 美報論中國紛擾原因 謂係外國資本家之刧奪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七十四號要目 |
02 | 社說 達觀島民的生路社說 蕞爾的臺灣島,於二十年前,人口只有三百萬,到了現在,已增至四百萬了。据最近的統計看來,我臺灣年年平均每千人口,就有出生四十人,雖扣除了死亡二十餘人之外,而人口的自然增加率,也每千人有十七八人之多,以此推算去,五六十年之後,人口就會增到加倍,從世界列國的人口增加率比較起來,可算占在第一位。 人口旣然如此世界無比的增加,而且現在人口的密度,扣除蕃界起來,每一方里已有居住三,一二九人,可算居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白耳義及和蘭之次位,我們旣不能塡海作田掘山種稻,那就雖說我島是天然的農業地,農民居大半,產物很豐富,然而現在所耕作的土地,扣除蕃界,己達到總面積的四成了。假使耕種再改良,曠地盡開墾,不出二十年,可收一千万石的米糧,無如耕作地終是有限的,生產力又漸會遞减,達觀前途,實在難免遭遇着生活困窮的問題。 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說人口增加是照等比級數,食物增加是照等差級數,故若不限制人口,必有餓死的日子。此說在世界,却還未有如此之甚,若看我島,將來恐怕有比此更厲害的𣏌憂,何以見得呢?因我島此去,人口日多,稅金又漸重,而生活必須的米穀出產的田地,被削去做了搾取糖汁的蔗園的很多,未開墾的荒埔林野,又要白送給內地人客作享福的塲所,故我島民祖宗所傳來的住足地,已感着深刻的脅威了。 唉!你看這樣跼蹐於小天地內的弱少細民,豈堪永作籠中鳥壑中魚的生活嗎?我們深思到了這裏,已不能不早知警醒而回頭了。雖然,我島民現在要論富力呢!不過內地住民的三分之一,要講利源呢!除起舊來所有的田園之外,全沒有掌握甚麼的,要論政權呢!又是可由不可知,可從不可問的,像這樣物質旣少活路,精神又很困頓,還有甚麼法子想呢?只好及早着眼於深遠處,快快出來拚命力爭物質生活的保障,和精神生活的自由,赶緊出去尋求海外新天地的開拓,那麼年年所增加的六七萬人口,就還有一道光明的生路了。 |
序號 | 標題 |
---|---|
01 | 英工會討論對華問題 主張立撤駐華軍隊 力責帝國主義行為之不當 |
02 | 中國商總會經濟絕交宣言 |
03 | 明糖的蔗農問題 將怎樣解決 |
04 | 大甲人士實行普度的改良 |
05 | 挑園公學校之父兄會 決定再設漢文科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七十五號要目 |
02 | 社說 認清敵人社說 有些頑陋,偏狹,以至好事的內地人兄弟,常常指臺灣人的文化運動,政治運動等為排斥日本人的運動,換句話說,是封鎖臺灣,而不欲使內地人侵入臺灣的運動。查其發生的原因,大約可分為:(1)抱着優越感的內地人,對於我們的活動,沒有平心靜氣地細察的雅量。(2)野心家深恐臺灣人的政治運動,文化運動等成功,因欲藉全体內地人之力來撲滅這些運動,遂造出這樣的,與內地人全体有貼身的關係的口實,煽動內地人的敵愾心,以達其目的。 然而,我們並不是要在這里詳細分柝他們的,亦不是要向他們辯解的,──並且也沒有這個必要──,不過欲藉此說幾句話表示我們的態度,並教三百幾十万的同胞認清敵人罷了。 我們可向大眾高聲說:我們的文化運動,政治運動...等的目標,是在尋求全人類的幸福,而且是向着公理,正義追尋的。那是因為有正義,公理的所在,便有全人類的幸福啦。 我們的目標在這里,我們並且確信這才是人生的最大任務,所以絕對情願為此奮戰到底。故凡世上和我們同道的人們,無論是俄是德是英是美,又無論是華是日本人,我們都認為最好的朋友,莫說排斥,實在是要尋他們來握手哪。反之,若有人為了一己的私慾,做出背正義,違公理的事以禍全人類的幸福,我們决不辭與他决鬪。對於一個人如此,對於一制度也如此,對於全世界如此,對於一地方也如此,所以從臺灣說:凡一切有禍及全臺灣人的幸福的人,無論他是外國人,是內地人,是臺灣人,又凡一切有禍及全臺灣人的幸福的制度,不問其是法律上的,經濟上的,或政治上的,我們統認為敵人,願奮起全力與他决鬪。我們確信這是為全人類,為日本帝國,為臺灣的我們的天職。 同胞們!請認清這點,再細心找一找我臺灣有這種人,這種制度沒有,如果有嗎,即請與我們協力和他决鬪!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七十六號要目 |
02 | 社說 婦人解放的當面問題社說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大凡弱者所受壓迫束縛的苦痛,皆是由他們無自覺的結果所招來的應分擔的罪過,如社會問題,勞動問題,植民地解放,婦人問題,皆是因為自己的無自覺,無打算的結果招出來的,不論其原因何在,設使自己有打算的時候,自然就能呌苦而拚命奮鬪,或團結群力或單獨求自由,試看愛蘭建設自由國,美洲脫離英國的支配,最近像英國勞働黨得天下,俄國農民工人得支配權,又如歐米的婦女得參政權,皆是他們有自覺努力奮鬪的結果,非自天送來的,故婦人解放的第一步,全在婦人的心志,其奴隸生活的繼續與否,是在貪眠?自覺? 第二是經濟的獨立,自作生計,才免窺人家的顏色,口腹若顯得住,人格就免附之破產,自主獨立的思想,就可主張,也可實行,不要舉山川遠隔的他國事蹟,就是目前看得到的臺灣的實例,想諸君也已經看了很多,像臺灣的解放運動者中,是醫家,辯護士,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士居多,這是明明白白的,再借一例,吾臺的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的主張,並其實行者,大半不是助產婦看護婦,便是交換手女教員,深窓閨女就罕看得着,若生計能得自主,男子隸屬的思想就漸消滅,吾輩斷非勸婦人與其丈夫分管財產,只願他們若知道求自由解放,要有相當的代償和覺悟,則萬幸,如有這種覺悟,便無因襲的結婚,強制的嫁娶了。 第三是社會應表示相當理解和同情,這是最要緊的,甚麼呌做有理解?像放馴羊入狼群,斷不是有理解的做法,家庭是一個小社會,故必由家庭先解放,由閨裹進廳頭,出街路個人的接觸,這是新時代的要求,家對家的交際,已屬前代的遺物,而大家族制已崩壞,小家族制已出現了。當此時代為人父兄者平素當訓練其子女弟妹,應新時代的要求,為人妻者,不得不替其丈夫接客待人,應酬世事。 自覺的婦人應該要求教養,獨立自主的兒女決不為些少黃金所迷惑,在社會素有社交的訓練及涵養見識的機會,自然因男女交際所惹出的怪狀醜聞,必自消滅,這是婦人解放的三大要件。 |
序號 | 標題 |
---|---|
01 | 時事 奉浙將開戰 通電反對關稅會議 宣言討伐張作霖 |
02 | 北京政府勸和平 浙江軍進迫南京 |
03 | 日本居住民的防備 |
04 | 新設賣淫公判部 東京區裁判所當局 說是一大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