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5年9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七十號要目 |
02 | 社說 沒有問題的臺灣婦女界社說 婦女問題!婦女問題的聲浪已撼遍天涯海角了!然而婦女問題是什麼? 「那是要怎樣纔能够從男子的隸屬解放的問題,換言之,是欲同等地獲得和男子所把持着的法律上的,教育上的,勞働上的,或社會上的自由的問題,即是男女同權的問題。......如十八世紀以至十九世紀的女權運動,婦女參政權運動,是欲將其解决具體化去的實際運動。對於這附與了新的意義的是愛倫.凱的新女性主義的主張。從來是要求男女同等的自由,反之,他是欲依着真正地獲得了為女性的自由,而獲得真的人間的自由的,而是主張養育子女的自由,完全地獲得母性的幸福的自由,即是主張性的解放的。那是欲將婦女問題到底視為両性問題的一部的。和那些主張同時,或者和那些主張並行,給與婦女問題以新的結論的,是基於社會主義的主張的勞働問題。那是視婦女之對於男子的隸屬,為與無產階級的男子一樣,是對於資本主義的經濟的隸屬的,欲將其具体的解决得於勞働問題,即欲依着勞働問題的解决得到具体的解決的。......」(據奧女士) 為何這個問題在西洋閙了幾百年,在中國閙了十來年,在日本即閙了幾十年,而獨臺灣即太平無事?而這於我臺灣是幸福呢?抑不幸呢?這樣想來實在不得不悲觀!難道我臺灣與別的地方不一樣,於法律上,經濟上,社會上等一切是男女同權,所以如今日的太平呢?那錯了。臺灣婦女的被束縛,的不平等有幾倍幾十倍於那些發生着婦女問題的地方。或者臺灣是如某走狗所說,因為中流以上的男人大都是懼內,所以不發生婦女問題嗎?那更是笑話。然則何以我臺灣到今日,對於婦女問題勿說實際運動,就是空談也絕無,這都是由於婦女自身的沒自覺。俗語說:哀莫大於心死。沒自覺就是心死,即是行尸走肉,世上一切不幸統由此而來!又說:天助那自助的人。世上一切問題都要靠自己來解决。呵,時機到了,我們的女同胞呀,快起而要求自己應得的權利罷,盡你們所有的能力! |
序號 | 標題 |
---|---|
01 | 第七十一號要目 |
02 | 社說 現代思潮與新人物社說 現代思潮就是新文化運動,現代青年都跟着新思潮覺醒起來。但這却不是平空弄出來,是由於世界潮流的感應,和社會的要求,自由自在的奔到的。我臺灣的社會,受病已經不淺,宛然成個麻木沈滯的患者了,真是令人可驚可怕!今日得迎了活潑發皇的名醫,不知不覺也就會活潑發皇起來。但世上每有誤信新思潮為危險的東西,其實新思潮是很適於改放人類思想的工具,對於我們人生切實的利益有數種,如其精神是一種批評的態度,其手段是研究問題與輸入學理,對於舊文化雖是一面反對其盲從及調和,而他面却也用科學的方法來做整理國粹的工夫,故其唯一目的,是再造文明,對於個個問題的研究和解决,是深有注重的,能以滿腔的誠意迎接新思潮,纔是對於新時代使命有自覺的人物。 然而也有二種徒輩誤解新思潮的意義,一種是平素不肯研究的老學究,偏要自炫其才能,來反對的,其他一種是沒有理解的新少年,偏喜弄這名辞來沽名釣譽的,對於誤解新思潮的新少年,我們希望其有真摯的動機和切實的研究。有注意這兩個條件,於發達文化的前途,方纔會有希望,若是動機不正或是全沒有研究,就使日夜閙着好名詞,豈不是决不會有好的効果嗎? 當這過渡時代,新舊思想的衝突,一定是不能免的,故年齡稍高的人士,當時常注意和青年連絡,並要常常接閱新著的名書,永遠可求得新智識新思想的途徑,雖到了極多的年齡,也决不會被人唾棄為頑固的老朽。 我們希望同胞,要各有真摯研究的精神態度,來迎接新思潮,這樣做纔是真正的革新文運的新人物。 |
序號 | 標題 |
---|---|
01 | 婦女共勵會之活動 |
02 | 新竹又開文化講演會 |
03 | 臺北青年讀書會 主唱之大講演會 |
04 | 臺北文化大講演會 |
05 | 柳正榮依然定罪四個年 |
06 | 北斗人士同情早瀨氏之退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