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5年6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臺灣的負擔(下)社說 臺灣的負擔額數,和內地的比較在前號大略已經說過。而臺灣的負擔只在行政費而已,沒有像內地有包含軍事費,朝鮮,關東,樺太,南洋的補助費,和皇室費等在內的。如以行政費的方面來與臺灣比較,實在輕的很。今要從全體來立論,於是要更進一步,從內地的國富和臺灣的國富來比較,便可知道內臺負擔的輕重。 據督府財務局所發表的內地的國富每人平均一千五百十一圓,臺灣的國富每人平均只五百七十八圓。而內地的個人所得每人平均四十四圓,臺灣的個人所得只有十五圓。還有在內地銀行的預金每人平均百七十五圓。臺灣的銀行預金每人平均不過二十圓。又從銀行貸出的方面看來,在內地每人平均百七十九圓,臺灣每人平均五十六圓。由此觀之,內地的國富約有臺灣的三倍,而個人的所得也是約有三倍的。若將預金和貸出金來扣除,在內地貸出超過預金不過是四圓,而臺灣的貸出却超過預金三十六圓。如此不但國富和所得比臺灣是多三倍,在乎負債臺灣是倒反比內地更多九倍,這豈不是證明臺灣的富力薄弱的原因嗎? 試看內地一人平均所負擔的國費和地方費合計四十三圓十一錢,臺灣一人平均的負擔合計三十六圓十七錢。如從內臺兩個地方的富力和所得,以及負債來比較負擔,臺灣是比內地更多二倍半的重,難怪臺人開口就說負擔過重,這也是當然的話。況且負擔的人大部分是中產以下的民眾,直接關係於生活很大了。 或說臺灣的財政其收入的大部分是官有財產和專賣事業的收入居多,這也是實在的,但是由財政學上的見地看來,却不以為然的,因為像地租所得稅等那樣直接容易感覺的雖是少,若在間接的方面實在是很多,如我們平常需要的大宗的日用品,像布類,糖類,醬油等大槪都有加了消費稅在內,如專賣的鹽,煙,阿片,酒,樟腦裹面,除樟腦以外大槪都是一般民眾消費的,政府收了這專賣的利益,豈不是由民眾的懷中挪出來的嗎?所以這是叫做間接的負擔了若論負擔,間接和直接都是一樣影響於國民生活的,只因民智低級的時候,不容易看出而已。 大凡負擔的輕重,是要從富力和所得才能決斷的。若臺灣的國富和所得可與內地比肩,以現在的程度就不是負擔過重的。負擔力只有內地三分之一而負擔額只差內地七圓而已,這就可呌做負擔過重了而政治的善惡,也可從這負擔的輕重來判斷的。倘使負擔過重使人民難堪,生活上必受其脅威,常常感着苦痛,這就不是善政。故國家的財政關於國民的經濟很大。假使為政者不想租稅是人民的的血汗只偏重於外觀而奢侈濫用,不顧民生只管靠着國家的權力盡量誅求,結局是使民力疲弊國家的財源終至於枯渴罷了。 我們考察內臺的民力和負擔的程度,臺灣實有過於內地,蓋因臺灣的施設規模都是過大,故現在於目前應施設的而不能施設的很多。況且義務教育又未施行,中央的施設雖然略有可觀,而地方因此而至於民力疲弊,如現在的州市街庄費的負擔,尚且難堪,而這義務教育又屬地方市街庄的經營,將來這種財源要從何處生出呢?我們鑑察現在的負擔狀態,如不從內地砂糖的消費稅取回,來施設目前必要的問題,而將事業公債廢止,吾料將來國民的經濟是難得支持這樣巨欵的費用,所以要希望官民,對於這點當做目下緊要的題目來研究正是! |
序號 | 標題 |
---|---|
01 | 世界要聞 中俄展覽會之目的 (俄東方商會長之談話) |
02 | 內地移民策 |
03 | 貴族院公正會之新政策 |
04 | 婦人同志俱樂部成立 專致力於政治教育之普及 |
05 | 選舉法違反者復權 |
06 | 島內時事 請願委員洗塵會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宜速破除迷信的陋風社說 近年迷信的害毒,算是蔓延到全島了,以迎城隍,媽祖,王爺等的名目,擧行種種賽會,若綜計浪費,每年中間實有數千萬圓之額,都是無端祈福,和災後釀禍二事而已,歐米的文明國民,雖是極信仰宗教,但都無以吉凶禍福的事乞靈於神明,由這一點,可以證明教育發達的國家,一定會減少迷信。 這種迷信宣速排斥,盡人所知。而且本報以前也曾論過,但是到了今日還是這樣猖獗,這是甚麽緣故呢?若照學理上說來,迷信的消長和民智為反比例的公式,即迷信盛行之處,一定是民智沒有發達的證據咧。我臺現時的民度,已非常進步,應該着沒有這種奇現𧰼,誰知現在極力提倡的都是稱做地方有力者紳士一派哩,他們也不全無受教育的人物,怎樣他們少數人偏偏極力傳播,能使多數人損失了無數的金錢,陷於不可救藥的迷信呢?這是他們想僥倖取利要奪他地方的利益,以顧本地方的繁榮,不過是剜肉醫瘡的下策,那裏能得真利,從實際上著想就可明白了。 然地方有力者這樣的愚妄,利用迷信,為政者就該指導他才是,雖然說是信仰自由,若有毒害人群的進步,都該加以制限或指導,怎樣毫無付與注意,而反竭力援助?豈真要傚固陋政治家使民愚易治嗎?這種思想,是不能適應現時代,非一番改革,是不可的。像內田前總督,在臺南求雨的一事,很足表現他的治臺的技倆,多謝他種下許多迷信的種子,使臺人不能忘懷呀!於是我們宜要講究打破迷信的方策,其一,希望當局不可袒護那班利己的有力者,或是放任貧民的受苦,須有本於政治的良心,無弄小策,來下一個大英斷,對於打破陋風的先覺者,大加援助,做一個新記錄的紀念,這纔不愧是一賢明的處置哩。其二,希望我們同胞都有自覺,以臺人的富力委實不及日本人,對這無用的奢費當要節省,若果靠迷信便得福祉,怎樣在臺的日本人不速來傚法,却都在傍冷笑呢?這千萬不可被迷,須知信仰不是以浪費金錢為能事,若果真表信仰,雖上一炷香,行一回禮,就算够了。我們同胞中,無受教育的人還是很多,能節省每年的數千萬圓的浪費,來普及一般的民眾文化,行這種善擧,豈不是勝於迷信千萬倍嗎?對於先覺者更有一層的希望,因為若注重科學思想,使我同胞對自然界現象,有普及的常識,就不致沾染陋風的事,所以須要利用各種機會,盡力講演,速普及科學的思想,是很切要的,我們同胞若不想和他民族,立在平等的地位,就無話可說,若是很有志氣,想要對世界文化貢献些兒,打破這種的陋風,真是刻不容緩,啊!我們同胞快自覺吧! |
序號 | 標題 |
---|---|
01 | 國際學生大懇親會 |
02 | 上海貧兒院舉式 |
03 | 國際親善會懸賞徵文 |
04 | 治安法適用不公平 |
05 | 公民教育之施設 為十五年度之新事 業當局正在考慮中 |
06 | 島內時事 埔里青年會愈發展 |
序號 | 標題 |
---|---|
01 | 某重大事件的檢舉 |
02 | 渡臺華人待遇改善的建議 |
03 | 夫妻的財產是要共有的 |
04 | 渡華護照的減價 |
05 | 關西又起大震了 |
06 | 治警關係者的假出獄 |
07 | 時論拔萃 知事公選論 (萬朝報社說)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倡設夏季學校社說 火熱的夏天到了。各地的學校也都將放暇了。在這放暇期中,數十日的光陰,時間雖不長,但總要使他變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光陰,這是很切要的事。然而試看旣往每年夏季,在酷熱如滾油的我臺島,無論學生或非學生,都因為得了許多閑工夫,遂易於放縱,致失節制,生出不少身體衰弱,學業荒廢的人。而歷來世人對於這點又不大注意到,至於設法補救,竟不用說了,可惜! 於是我們的補救法是什麼?就是設立夏季學校。因為我們做一件事,也要有健壯的身體和充足的知識,方才能進步發達,圖社會的幸福,故倘這麼一來,一可以替社會造就人材,一可以補救如前所說的弊害。然則夏季學校要如何施設呢?地點要幽靜清曠,講師要相當的人物,學科湏擇切於實際生活的,時間不必太長,運動湏使充足,如此辦法,纔能使講習生增長知識,愉快精神,並且能鍛煉堅固的意志修煉高尚的品性呀。際此我民眾正坐無教育的境遇。正可藉這期間來講習,也可促成讀書的興趣,故夏季學校,不僅可以稗益學生,並且可啓發未入學校的民眾,這實是一擧數得的。很有益的文化事業。 去年文化協會曾開辦一次,說成績很佳。我們以為這種事業,是越擴張到各地方越妙,不可讓一地方獨占。聞今年在霧峯要集全臺的篤志家,擧行第二次講習會,這是很可喜的事。但為何別處至今還不聞有此事,難道是物質不足呢?抑是講師無人呢?據我們看來,這二項在現時的臺灣,還不至於難辦哪。倘還僅限於一地方,則有不能普遍之患,故我們極希望大多數人知道夏季學校的妙處,多多設辦幾個,替社會多造幾個人物,共謀社會的利益。 有人說,政府當局的猜忌心還未脫盡,又設下講習會取締的苛法,又有種種刁難,以致雖有志之士,也都因悲觀,而抱消極的態度,不肯熱心去辦。如去年,彰化的男子讀書會,因受干涉,致不得擧行。今年婦女共勵會員的講習會也被却了許可,這豈不是要使臺人無智的一鐵證嗎?唉!這樣的擧動,實在難怪我同胞大抱不平!但是我們民眾在一方面應該覺悟自己的努力之不足,而趕快立個方法來打破當局的頑固頭腦。切莫因那顚倒的處置,遂袖手傍觀,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呀!所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誠意來辦事,創設夏季學校於各地,使多數同胞,多享受點教育的恩惠,因而得有和人家並駕齊驅的知識,這豈不是至切而好極的事麼? 立憲國的基礎,是建在真正的民意,要有真正的民意,須待民眾文化之發達,纔能共謀國家的利益,由這點着想,倡設夏季學校,實在是一件極有意義,而且極有價值的事。 |
序號 | 標題 |
---|---|
01 | 世界要聞 蘇聯大會農業政策報告 (資助窮農組織合作社) |
02 | 青島將開萬國運動會 |
03 | 中國外交部豫備 收回裁判權 將邀各國到華考查司法 |
04 | 中國國民黨實行考試制 |
05 | 上海事變之措置 須委於中國官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