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5年3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特別號題目 |
02 | 社說 絕對不採取經濟搾取的方針 (要努力使他們的機能發達)社說 這題目是江木翰長,在眾議院席上,答辯清瀨代議士所質問的植民地統治方針的話,像現政府聲明了這樣明瞭的話,可說是空前未曾有的。若將這方針自領臺以後努力至今,臺灣人的機能一定是會發達到比現在更加數倍,這不待筆者喋喋,想大家是明白着的。我們確信這種政策才配為帝國治臺的方針,也是合一視同仁的聖旨的,斷不可倣傚西洋一部諸國,把植民地做本國經濟的策源地,專為榨取植民地人的經濟利權,不管植民地人的生活如何困難,萬事都以植民地人當作本國人增殖資本的工具,如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向來所取的植民政策,在利權方面全然沒有正義人道的觀念,像這種的思想是在西洋工業勃興以來所產生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軍國主義所造成,但是東洋方面大資本組織的工業還未大發達,故當不會發生這種經濟榨取的思想,況且日本的建國是立在正義人道之上,以東洋固有的王道為利國的精神,武士道之魂就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表現,制強助弱是武士的本領,所以自理論上看來植民地的統治,應該要根據正義人道,除起皇室以外,萬民盡皆平等,不該有些兒優越或差別的感念,而且國家的產業政策,也不可採用經濟榨取的方針來施行於植民地,纔能和建國的精神相符合啦。但是向來統治臺灣的方針,在表面上雖說是奉一視而仁的聖旨要增進臺灣人的幸福,然在實際上表裏卻相背馳得很!我們試擧幾件大的來證明──就此也可以推知其全豹。 臺灣是富有自然天惠的地方,人口又多,所以領臺後不久就變成本國人的放資地植民地,利用臺灣人的勞工來做資本家的生產的工具,例如糖業政策名雖為振興糖業,其實是招本國的資本家來放資,使其經營多數的製糖會社,強制獎勵種蔗,而買收甘蔗的價格是要由會社決定的,又不準賣給他區域的會社,一面督府又給會社以種種的補助金,這樣的,督府的的眼中只有製糖會社而無種蔗的農民,縱資本家在臺灣橫暴任意搾取的農民的膏血,這都的盡人皆知的,而且人民雖已知道被榨取之不當,而不平的聲浪也一天高似一天,但當局却裝聾作瞶至今還沒有作出什麼調和的方法來。 又如臺東,花蓮港兩廳下的土地,屬花蓮港廳下官有林野,一切盡賣給鹽水港製糖會社,在臺東廳下的林野,也盡賣給臺東製糖會社,這樣的,在東臺灣除起兩會社以外,殆不再許其他的住民染一指,所以凡屬利權方面,可說是完全落在兩社掌中,人民不過做會社的農奴而已。 以上不過是擧其一二來做經濟榨取的實例而已,其他還有如林杞埔竹林事件,或托種種美名之下組織甚麼組合會社等等名目,我們沒有工夫去一一擧他,但這些大都無非是要壟斷小資本者和生產者的利益,來付給小數的資本家的,是以臺灣人為犧牲,來飽內地人的私腹的,這是無容疑問的了。我們以冷靜公平的頭腦來考察臺灣全般的產業,立刻能發見過去的產業政策多半是為內地人的。由此觀之,可知臺灣過去所施行的統治方針,明明白白地是全在榨取經濟的利權的,我們希望督府趕快將這番中央政府所表示的方針實現於臺灣,而打破向來的宿弊,彰明一視同仁的聖旨以安民心,這實在是刻下急務呵! |
序號 | 標題 |
---|---|
01 | 臺灣議會請願團之歡迎會序/蔡振耀 |
02 | 廣州平民教育運動 |
03 | 朝鮮人之參政權運動代表者上京 |
04 | 蘇聯人民之援華運動 參與者增至三百萬 努力介紹中國實況 |
05 | 宜以「點字投票為有效」 盲人團結向議會運動 |
06 | 水平社代表向內務省陳情差別撤廢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正義的生命是無限的社說 「真理不滅」,「正義不死」,這是史上所證明的事實。自由是人類當享的一大權利,但是古來許多的自由論者和愛慕自由的志士,為爭得這兩字自由,或投牢獄,或喪其身。可是這班志士雖死,自由是不死的,大家還記得日本的自由論者板垣氏說「板垣雖死,自由不死」嗎? 世界史上,為着擁護真理而受迫害的,實不乏其人。如蘇克拉抵士受毒杯的死刑,耶蘇受十字架的酷刑,莫不是真理的犧性者,然他們兩人雖死,他們所倡的真理依然是不死的。又如十六世紀的初頭,對於柯璧尼克思的地動說的壓迫,最為愚昧。在法王面前稱贊柯氏的地動說的不律諾氏,終受烙刑而死,以後如天文學者牙禮里鳥氏,將他所發明的望遠鏡觀察天臺,證明地動說的真理,也受種種的污辱。至於近世如牛頓氏唱引力說,也被視為叛逆受了種種的壓迫。這樣的實例史上不知許多,可而今真理依然不滅。雖受壓迫,供了幾許的犧牲,真理的光華越發燦爛了。 真理如是,正義也然。在專制武斷的時代,迷信官權和武力的萬能,有敢說「力即是正義(might is Right)」的,眼空一切,無視真正正義的存在。但是權力雖能逞其一時的暴威壓迫正義,總是不能持久永續。試看舊俄帝室的威風何在?貴族僧侶的權力何存?所以我們不但絕對打破「力即是正義」的迷信,而且信仰「正義即是力(Right is might)」的真理。 專制時代的執權階級,為要擁護他們優越的地位,不管正義之如何,不容民眾的要求,所以正義的戰士,為民眾的幸福力爭起來呢,執政階級便以為和自家的利害相反,恐怕優越的地位動搖,就靠着權力萬能的迷信,任意發揮,行種種的迫害,使一股民眾感嘆「強權之下沒有公理」。然在這嘆息之間,他們那肯心服呢?他們對於正義的信念愈培愈深,對於強權的抵抗力愈大,於是乎正義的威力不但不減,益日增大,終可得最後的勝利。這是必然的事實。 至於現在的立憲時代,對於權力的迷信,已減一些,執政者手中的威壓和懷柔的双劍,已經有法律的護符封着,而一方面多數的民眾,對於時代的潮流覺醒起來,遵守法律的行動,就不怕那利刀的迫害了。然一般老朽頑迷的為政者,依然不脫舊套,仍用舊式的方針,以威迫,牢獄,苛刑等的慣用手段,信以為成功的金科玉條,但是為正義奮鬪的志士,對於這般的犧牲,乃是覺悟在前,不但不辭囹圄之苦,就是斷頭臺,應也從容而上呢! 為自由的板桓氏雖死,自由終不死,為真理的大學者雖死,真理終不滅,為正義的志士雖死,何患正義就死去呢?我們不患正義之死,最所憂的是愛護正義的民心的死呢? 我們鑑於古今的歷史,盼望世土的為政者,尊重正義,觀察人心的機微,行合理的政治。而一方面盼望一般民眾,愛護正義,勇躍直進斷不怕威力而退縮,堅持主義,一貫精神,期達最後的目的而後已史上既無能使正義屈從的權力,人心不死,民氣不失,正義自能獲最後的勝利了。 |
序號 | 標題 |
---|---|
01 | 世界要聞 對日俄協定之批評 駐俄中阿土各代表之談話 |
02 | 駐各國公使昇格 外部已預備昇格後事宜 |
03 | 對於中國之領事裁判權 日本巳願廢除 |
04 | 對於治安維持法之反對決議 |
05 | 議會設置請願團入京 |
序號 | 標題 |
---|---|
01 | 臺灣青年會「歡迎請願團」 |
02 | 高砂寮寮生歡迎「請願代表」 |
03 | 林呈祿氏送別會 |
04 | 島內時事 治警違反嫌疑事件 最後判決竟然有罪 |
05 | 諸氏之入監 |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題目 |
02 | 社說 不但共鳴更要合作纔是社說 原來時代的潮流是一種很普遍很偉大的東西,無論什麼山間僻處海外孤島,時潮的勢力都普及得到,現代潮流中,最代表的最普遍的,簡單擧幾個就是自由,平等,解放........等等罷。然要自由要平等,非以解放為先不可。所以我敢下一付斷語說:二十世紀就是解放的時代。由政治上說,向來永久受強大的民族的虐待和凌辱的弱小民族,也要享得自由和平等,擡頭起來提倡民族的解放運動了。經濟上受壓迫和搾取的勞農階級,也為着自由和平等的解放,大擧團結向資本家要求起來了。又一方面社會上家庭上,忍受男子的專制和差別的「弱者」女子們,也移她們的蓮步出了綉閣,要求解放起來了。 臺灣雖是孤懸海外的小島,難道解放的鐘聲就喚不醒島人的迷夢嗎?所以這幾年來,受潮流的激動,文化運動政治運動等也漸漸發生起來了。然大部分的民眾,還在黑幕之中,為着幾十年來的暗黑,全成盲聾和神經麻痺,一聞自由鐘响,不但不曉擡頭,而反縮頸,唉!這樣的現象,却也難怪他們的愚蠢,牠們一天勞働過一天,連三頓的稀飯都吃不得的居多,那有工夫可以研究什麼潮流是圓的呢?還是扁的呢?只是迷信了「宿命」的運命觀,願做牛馬的生活過了一生而已。傷心不傷心呢?然則提醒他們的責任究竟是誰的呢?豈不是青年要負擔的嗎? 青年的氣質銳敏血氣旺盛。所以凡事多容易共鳴。然共鳴不過是以聲相應,若是止於拍案悲歌,就不過是机上的空談,像這五分間的熱度有何結果?所以最要緊的,若有共鳴的事,不可僅以口頭表同情,和放幾串的爆竹就完了事,更要向前實行合作,才有功効呀一個人一個人分開做事的勢力,比較合作的勢力較微,這是明白的事情,所以現代一切的解放運動,發見「團結即是力量」的標語,利用團結合作的勢力,節節都奏奇功。然合作和單純的共鳴,有很大的差異,共鳴不過是一時的感憤,而合作乃是持久的實行。語云「合字難寫」誠哉是言!合作本非容易的事,所以合作之前,大家非有相當的修養不可。 那麼修養中最要緊的是什麼呢?第一,要丟去青年的毛病和涵養合作的品性。青年最大的毛病,不外是好「出風頭」的一事。因為虛榮心過重,所以凡作事的時候,互相要爭表面上的地位,鬧出不睦的風潮,以致分裂,不能成功。所以非將這毛病除去不可。至於合作上要涵養的品性,其最重要的有三件,就是勇氣忍耐和團結心,很多的青年見義不為的,這是因為沒有勇氣所致的。所以合作之前要先養成勇氣,又合作事中多有阻碍,本屬當然的,若是沒有忍耐,就不勝其難,終致中途而廢,如此則事也難成了。再又合作乃是利用團結之力,所以若沒團結心,就不得一致協力,那麼就又合作不成了。所以盻望有心人,努力涵養品格,凡事不但單以口頭表示共鳴,更進一步大擧團結起來實行合作,以遂共同的大目的罷! |
序號 | 標題 |
---|---|
01 | 米國兵士侵入俄使館界 加拉罕向各國抗議 |
02 | 經提出臨時政府組織草案於善後會議 |
03 | 朝鮮勞働黨同盟舉行發會式 意被解散 |
04 | 普選與貴革大會 冒雪赴會者六千名 |
05 | 島內時事 各地通俗講演之感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