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臺灣民報1924年12月

旬刊第1頁
序號 標題
01 本期題目
02 社說 獎勵漢文的普及/錫舟社說

現時無論那一國,都是很注重教育,因為教育愈發達,其國必愈强盛,是故堪稱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對於教育,由有自覺的人民,和有誠意的政府,時常的研究,不斷的努力,對有缺點必矯正,有善點必獎勵,須施設有切於民眾實際生活的教育,而人民始有真正的幸福,若不是這樣就難說成功了。然我臺的教育,雖是當局有那樣的熱心施設,却還有把極重要的漢文教育看做等閑,真是令人難解,就也不能輕輕放過,做一句說,就是拘泥於劃一的教育的弊害哩,於是我們宜要簡單說明漢文的重要理由。第一,臺人有維持東亞平和的使命,實行日華親善的媒介,若沒有理解漢文,是必不能連絡彼此的感情。第二,臺人此後當圖發展於中國南洋呂宋等處,不可捨棄漢文而不學。第三,於日常生活皆不可缺,若不識漢文,是和啞盲感一樣的苦痛。這樣的事理,當局定深洞識,怎樣還沒有施獎勵的方策,而反見有阻抑的事實,如對書房的嚴重取締,雖是要監督指導,促其改良進步,其實沒有增進,而反至於減少,大正六年度書房生徒數,一萬七千六百四十一人,至十一年度則減到參千六百七十八人,這就可證其無加獎勵的一例。在當局的方寸,諒是料將來必到於無,故不加獎勵,若如此着想,便有錯誤,最切於實際生活的漢文,決不是因為此種干涉就可廢止,現時稍富裕的家庭,多有聘請教師教其漢文,所可憐的就是貧民的子弟,無力可學習,雖窮到那樣地步,求學的心很切,更有超過於富人,同是人類,得略識些字,就可無憂生活的困難,並及這機會也要失去,難怪抱不平的念頭呀!然有受過正式的教育,真可算是幸福,若不得已,還能使其略識實用的漢文,以圖生活計,尚可補救些兒,不致有隔於不幸的境遇,若優秀的人物,得漢文之力,正可做社會的先覺,若凡庸的徒輩,得略識些文字,亦可脫去饑寒的苦境,不論甚麼人,我們信對於獎勵漢文的普及,是必同感的。然我們想要獎勵的方法,決不是要傚前的辨理,是要望以新的教育法,來圖普及與發達,要以簡易的文字,編成教材,有根據於實際生活,為人生所當學的事,皆有網羅,才沒有艱深的難學,沒有偏枯的弊害,於各處設有簡易漢文講習會,收容無入學校的老少,得熱誠的人士為講師,如此認真教導,不過十年,就可達到普及的地步,但這事僅恃個人是難為的,其一,須賴當局抱有獎勵的方針,及持有積極的態度,學校以漢文為必修科,許書房與講習會的設立,並留意其改良進步,又對於漢文的書籍新聞雜誌,使其容易購入,要增進民德就極容易,民眾得當局的這樣親切指導,自可增長勇氣,以鼓舞社會事業。其二,望各地先覺者,熱心提倡設立普及的機關,勿因噎而廢食,畏離而苟安,乘此時機正可大造人才,雖有要籌許多經費亦決不是難事,若得盡心去辦,那患不能成功呢?一地方如此,全島也如此,同胞都一齊合力來圖漢文的普及,培養到人人都有相當的讀書能力為人類始無愧的,這就可顯出我臺的前途,真有赫赫的光明了。(錫舟)

第01頁
旬刊第2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外時事 朝鮮人要求參政權
02 植民地補給減額
03 反對軍事教育之運動
04 貴族院改革案
05 中國和平的曙光、近將開元老會議及國民會議
06 米國選舉的狀況
第02頁
旬刊第3頁
序號 標題
01 臺灣近情 外國旅券規則違反事件公判
02 草屯炎峰青年會設立
03 文化協會彰化支部計畫講演
第03頁
旬刊第4頁
序號 標題
01 評論 對於稻江建醮的考察(下)/劍如
第04頁
旬刊第5頁
序號 標題
01 駁稻江建醮與政府和三新聞的態度 特要望臺灣的政府和三新聞的主筆的留意
第05頁
旬刊第6頁
序號 標題
01 可惡至極的北署之態度/蔣渭水
第06頁
旬刊第7頁
序號 標題
01 就此回的建醮而言 (求當事人要有反省)/簡順福
第07頁
旬刊第8頁
序號 標題
01 時事短評 內地種米的獎勵/劍如
02 高等法院檢察官長的任命
03 勸業費的誤用
04 在臺內地商人的悲調
第08頁
旬刊第9頁
序號 標題
01 時論拔萃 就臺灣的統治 希望伊澤新總督 (譯十一月號植民雜誌)
第09頁
旬刊第10頁
序號 標題
01 由英人所見日本政治的將來 (萬朝報社說)
第10頁
旬刊第11頁
序號 標題
01 論聯省自治 民國報社說
02 雜錄 武力統一與吳佩孚/文杞
03 三十歲自問/白
04 敬告同胞/林玉成
第11頁
旬刊第12頁
序號 標題
01 是這樣的聲音/前非
02 晨鐘暮鼓
第12頁
旬刊第13頁
序號 標題
01 不平鳴
第13頁
旬刊第14頁
序號 標題
01 順風耳
02 法律淺解
第14頁
旬刊第15頁
序號 標題
01 學藝 新式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15頁
旬刊第16頁
序號 標題
01 社告/臺灣雜誌社報社消息
02 編輯餘話報社消息
第16頁
旬刊第1頁
序號 標題
01 本期題目
02 社說 國家的意思與犯罪的檢舉 (強使人民陷於罪科、不是國家的真意)/劍如社說

國家是對所有的法律,與以最後的擔保,所以國家要先有中央集權用外部的手段來行動,又且國家自己也要為法律上的人格者,而國家的目的不是單以消極的為法的擔保而已,更要以積極的協力促進國家全體的發達,於是現代的國家是有法人格統治的國民團體,對於團體的發達上,要使個人的國民的滿足其人道的連帶責任才是了。

國家是國民全體來組織的,國民是千差萬狀各有特别的個性,其行動,思想自然也是有差異,所以在國家的共同生活上,要規定共同生活的法則,才能保持一般的秩序,增進全體的幸福。國法是規定國民的權利和義務,防止不正的行為,侵害他人的權利,擾亂一般的秩序,這就是保持全體安寧的幸福,如有違法者便可依這法則來處罰,盖因立憲法治的國家,法律是由人民參與制定的,若人民破壞這法律,除法律上無責任能力者以外,皆要照法的規定處罰,才能保持國家共同的發展了。

課刑的目的是懺戒犯人的惡性,使其悔過遷善沒有再犯,一面警告一般的社會人,防止犯罪的增加,故現代的刑法不獨處以一定的刑罰,如報應的刑罰主義。猶在豫防犯罪的目的,處以適當的刑罰就是目的刑的主義,我國也是採用酌量裁判主義,不是杓子定規的舊法律思想,盖因社會進步,犯罪的狀態不同,或有故意犯的,或有因社會缺陷出於不得已的犯行,所以對犯罪的原因要慎重研究,如從刑事人類學,刑事社會學,刑事心理學的方面考察,才能明白其原因,對其原因方可講究根本的豫防,斷不是重刑罰而可達刑罰的目的。

凡國家的意思,是要各人共同遵法,互相增進全體的幸福,假使有犯法應效慈母之責子,非有敵意是望其悔過,國家對於犯法的人民亦同非有敵意,期於無犯罪者為上策,檢舉犯人出於不得已,有執法者而誤解法律的精神,妄舉多數的犯法嫌疑者以為能吏,或加味政策濫用司法權,故意欲陷害人民於罪科,以偏見曲解來敵視,誤國害民實在不少了。

我們看了多數警察官對於犯界的操行調書,常常有對犯罪嫌疑者用偏見故意捏造事實,要陷人民於罪科的報告,如治安警察法違反嫌疑事件,和彰化高女事件的的操行調書,都是像印刷的,說各被告的報告大概是「一見似溫柔其實性陰險,好酒色,非議政府等!」如此的報告豈是公正確實嗎?可不是要陷被告於罪咧。警察官的操行調書是做犯罪制定的參考,如偏見捏造的報告,不但誤了被告,也是誤了國家的真意,國家制定犯罪者應如孔明揮淚斬馬謖的感覺,為檢擧犯罪的官吏,切不可多舉犯人為誇,須知現行法是微罪不擧,尊重人格的精神,古法是嚴格重形式,現代法是均衡善意尊重個人所以陷民於罪是誤解國家的意思,為司法運用和補助的官吏應慎重公平是最必要的。孟子主張心治不重刑,不外也是要以道德為犯罪的制裁,倘使不公平背正理,雖是嚴罰,不但不能達刑罰之目的反失了法律之威嚴。(劍)

第01頁
旬刊第2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外時事 須彈總督暗殺事件
02 治警法第十七條決定撤廢
03 中國亦將施魯茲案
04 中國新執政制內容
05 將開國民會議的內容
第02頁
旬刊第3頁
序號 標題
01 廈門通訊 閩南臺灣學生聯合會舉行大會狀況/獻棟
02 社告/株式會社臺灣雜誌社報社消息
03 臺灣近情 全島產業組合大會
04 文化協會彰化支部通俗學術講演
05 此次師範學生休業之實情
第03頁
旬刊第4頁
序號 標題
01 關於臺北師範休校事件的一考察/劍如
第04頁
旬刊第5頁
序號 標題
01 關於臺北師範休校事件的一考察(續)/劍如
第05頁
旬刊第6頁
序號 標題
01 評論 歎送辜博士/張我軍
02 時事短評 燒金紙換賽錢/劍如
第06頁
旬刊第7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地人密賣阿片
02 旅券的問題
03 大稻埕的停電問題
04 員林濟美會
05 這可作光榮嗎?
06 時論拔萃 臺灣總督府的無理解 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 (大阪每日新聞社說)
第07頁
旬刊第8頁
序號 標題
01 武力統一主義又一度試驗 今後尚有迷信武力者乎 北京京報
02 做個人的伊澤氏的縱談 對於文化協會的提倡有可值贊成(大阪朝日新聞)
第08頁
旬刊第9頁
序號 標題
01 雜錄 空望復辟之辜老博士 華罪魁投稿
第09頁
旬刊第10頁
序號 標題
01 為臺灣的文學界一哭/一郎
第10頁
旬刊第11頁
序號 標題
01 關於彰化高女問題
第11頁
旬刊第12頁
序號 標題
01 師範學生報告之情形及其決意
第12頁
旬刊第13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容腐敗的實情
02 關於內臺生徒之差別事件
03 關於教授上的事件
04 校長對職員間的事件
第13頁
旬刊第14頁
序號 標題
01 關於偏重形式內容不充實的事件
02 吾人之決意
03 晨鐘暮鼓
04 不平鳴
第14頁
旬刊第15頁
序號 標題
01 順風耳
第15頁
旬刊第16頁
序號 標題
01 笑談文章 記述古董大會/睡魔
02 編輯餘話報社消息
第16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