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臺灣民報1924年4月

旬刊第1頁
序號 標題
01 本期要目
02 社說 改變糖業政策的急務 (須撤廢採收區域、買收價格要和農民定協)/劍如社說

糖是臺灣四個大產物的一種,自未割讓以前各地已經有設了糖廓,為利用山間,園地或是種稻較為不利的地方。設糖廓的資本家和植蔗的農夫,双方契約將製糖均分,皆是合意的沒有聽見何等的不平了。到割讓了後,不久就施行保護糖業的政策,招了本國的資本家渡臺,設大工業組織的製糖會社,許與會社有一定的採收區域,在區域內不許再設別的製糖工場,並不準區域內所植的庶,賣出別的工場,又且買收價格是會社決定,然後得了地方官廳的認可,就隨便可以買收的,雖是廉價農民也是沒有法子了。所以大工場創設當初植庶的人很少,原料不足以供壓搾,於是官廳出強硬的手段,使警官強制農民廢止種稻改換植庶了。回想當時警官底強制植庶,對待業戶和農民的暴狀,實在目不忍視,耳不堪聽的很多了。政府不獨給會社這種的便利,還有如買收土地,或給他種種的補助金等,我想世界中如這樣的保護政策恐怕是沒有了。

雖然有如上的保護,製糖會社還是幼稚,生產費很高,不能和外糖競爭,所以政府以關稅政策,課重稅使外糖不得輸入和他競爭,總要保護臺糖十分底發達就是了。據當局的說明,為欲興產業,和增進國家財政的收入起見了。若論財政的收入就是加了砂糖的消費稅金,但是這個稅金是由全國消費砂糖的人出來的,斷不是從生產的方面出來了。臺糖有了今日的盛況,不知道含蓄許多臺民的膏血呢?我想臺糖有多少的成功,不過是增加幾個資本家而已,貢獻國家社會,却是無多了。

如上所說,臺糖有今日的發達全在政府的保護,和犧牲許多島民的利益,當歐戰的時候,糖價騰貴各社皆獲巨利,重役株主得意洋洋,不甚用心於生產的方面,所以若稍受外界的打擊,便就刻薄農民降下買收價格,或求官廳援助,生出種種的依賴心,全無獨立自持的精神,於是至今還不能脫却褓育的時代了。而且政府也不以成年待之,依然如幼兒一樣保護也是很周到,這是反害產業獨立的精神,損害國民的利益,阻碍國家的進展不少了。我想臺糖的保護時期是已經過了,此後要使其獨立自存,而將那條保護費移轉保護別種不發達的產業,是為現下緊要的事了。

於是當這個轉機,應使會社和庶農有調和的,共存的互相理解他們是密接的關係,利益不可偏於一方面,須互相保持利益如車之兩輪不可缺一,始能堅固糖業的基礎了。故要撤廢區域制度,而買收價格使會社和蔗農協定,或使蔗農設置組合與會社酌量也是好了。倘若不趕緊改換方法,將來蔗農覺醒起來的時候,一定大不滿意,那時必定對會社會生出大反抗了。略陳數言以作當路的參考,並希望速為改換舊來的政策,以調和蔗農和會社永久的利益了。(劍)

第01頁
旬刊第2頁
序號 標題
01 評論 植民地統治的方針 (朝鮮統治的將來)/永井柳太郎
第02頁
旬刊第3頁
序號 標題
01 說孝
第03頁
旬刊第4頁
序號 標題
01 說孝(續)
第04頁
旬刊第5頁
序號 標題
01 男女為甚麼不許同座!/心珠
02 新領土之參政權問題 下村宏講演
第05頁
旬刊第6頁
序號 標題
01 改造的真理/雲萍生
第06頁
旬刊第7頁
序號 標題
01 英國的工人健康保險法
02 內外時報 中俄會議停頓
第07頁
旬刊第8頁
序號 標題
01 日俄交涉漸進展
02 英國拋棄新嘉坡要塞
第08頁
旬刊第9頁
序號 標題
01 倫敦交通工人的大罷業
02 希臘改為共和制
03 波斯廢止國王
04 印度議會廢棄政府案
05 臺灣議會之起訴事件 譯三月十六日大阪朝日新聞
第09頁
旬刊第10頁
序號 標題
01 科學欄 無線電話
02 天然疾和紅外線的關係
第10頁
旬刊第11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外通信 北京通信 直系購買伊械、外交圖不抗議之原因/廉清
02 俄人注目極東之共產運動 (俄國國聞報記者加搭正嗎氏之論文一節)
03 四月中二名人來華
04 臺灣通信
05 時事短評 人物試驗(三)
第11頁
旬刊第12頁
序號 標題
01 昇格問題
02 白色聯盟
03 制限蓄妾
第12頁
旬刊第13頁
序號 標題
01 雜錄 留學北京者注意/小呼聲
02 是我的罪/淚子
第13頁
旬刊第14頁
序號 標題
01 婦人的大活動
02 入獄日記(一)/蔣渭水
第14頁
旬刊第15頁
序號 標題
01 詩壇
第15頁
旬刊第16頁
序號 標題
01 編輯餘話
第16頁
旬刊第1頁
序號 標題
01 本期要目
02 社說 提倡農民的教育社說

自從歐戰而後,解放運動四起,譬如弱小民之政治的解放運動,勞農階級之經濟的解放運,無處不聞。弱小民族之政治的解放運動其目的不外在於恢復經濟的基礎,而勞農階級之經濟的解放運動,也非以政治的解放為手段不可。離了經濟就無政治,政治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經濟,試想那當時法國的自由運動,斷非以要廢路易十六世為目的,也不過是要回奪他們的經濟的基礎而已。而經濟的主要目的是在於人民的生活,人民皆以其生活為基調,而圖政治經濟的組織之進步。臺灣近來的要求,也實不外於此。

然臺灣的經濟上最大的勢力是什麼呢?『農為國本』,這豈不是表明臺灣之經濟(中國也然)勢力是在農業的證據嗎?實在臺灣是個農業國,所以在於經濟上,除起農業之外,則就沒有什麼大的東西了。臺灣生產的大宗「米糖茶」豈不全是農產嗎?而由人口上看來,農業勞慟者──據十年度的統計──差不多全人口的十分之七,就可見臺灣農民何等的多,在於經濟上的關係何等的大。我們在於臺灣社會一刻都不可忘記農民問題,而要相當研究了。

但是臺灣的農民,現在的經濟的狀況和其生活到底如何?而苟有心於這方面的人,就會知道其苦境了,這種的現象雖說各國皆然,但是我敢說臺灣更甚了。「天然寶庫」,「香稻良材」皆是褒賞臺灣物產的豐富,「披星而出」,「戴月而歸」,皆是形容農家的勤勞,對於如此的富源,出相當的勞力,當然就可享相當的幸福。那麼臺灣農家的現狀,究竟如何呢?盡牛馬之勤勞,粒粒辛苦,所收穫的顆顆都像真珠一般,然農民所吃的什麼呢?不過一日兩頓黑條條的「蕃薯簽」這個就是他們吃的東西,至於他們的衣住和其他一切的生活就不待言了。

像這樣農民的生活狀態,若非講究救濟的法子,豈不是日日沈淪嗎?若非其生活能移安定,那得圖其文化的向上呢?臺灣全體的文化,比於二十世紀的進步,實遲的多,然臺灣大部分的人口,是這樣的生活,天天苦無飯吃,那裡有空可想文化的發達呢?所以若真要使臺灣人的文化向上,其先決的問題,就是要圖農民的生活向上了。簡直說來要使農民的生活安定,先要經濟獨立才成。各國的農民為要得其生活的安定,大概都是靠着自家的勢力,團結運動,其必然的結果,日日成功起來了。

總是農民自己能得要求自家的幸福,其先決的問題,就要他們有相當的智識見解,明白世界的大勢,知道必然的結果才成。若要使他們有「識時曉理」的智識,非由教育焉得成功呢?所以我們極力提倡農民的教育了。既然則臺灣人的大部分是農民,農民的教育也就是臺灣教育普及的前提,若非徹底農民教育,臺灣的文化運動,就不過是以少數人為對象的。近來的問題非以大多數農民為背景不可,所以盻望三臺的先覺者,對於農民教育一途更加留意了。(醒)

第01頁
旬刊第2頁
序號 標題
01 評論 植民地統治的方針(續前) 朝鮮統治的將來/永井柳太郎
第02頁
旬刊第3頁
序號 標題
01 家庭制度的將來/劍如
第03頁
旬刊第4頁
序號 標題
01 家庭制度的將來(續)/劍如
第04頁
旬刊第5頁
序號 標題
01 臺灣的自治熱 (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的政治觀)
第05頁
旬刊第6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外時事 排日法案通過美下院
02 英下院否決借家人保護法案
第06頁
旬刊第7頁
序號 標題
01 聯合國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書
02 伊國總選舉的結果
03 文政審議會的官制
第07頁
旬刊第8頁
序號 標題
01 內外通信 北京通信/廉清
02 東京臺灣青年會通信
第08頁
旬刊第9頁
序號 標題
01 臺灣通信
第09頁
旬刊第10頁
序號 標題
01 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張我軍
第10頁
旬刊第11頁
序號 標題
01 雜錄 入獄感想/蔣渭水
第11頁
旬刊第12頁
序號 標題
01 入獄日記(二)/蔣渭水
第12頁
旬刊第13頁
序號 標題
01 科學欄 科學的新偵探法
第13頁
旬刊第14頁
序號 標題
01 學術叢談 甚麼叫做常識
02 常識和社會
第14頁
旬刊第15頁
序號 標題
01 文藝 浪淘沙遊日月潭/澈心
02 遊西山/維濤
03 西湖雜感
04 紅豆
第15頁
旬刊第16頁
序號 標題
01 橘子花開/雲萍生
02 編輯餘話報社消息
03 廣告
第16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