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1924年1月
序號 | 標題 |
---|---|
01 | 本期要目 |
02 | 社說 迎年詞社說 年曆不過是人為的區別,若以自然而論,是沒有新舊的分別皆是一樣了。但是人常為感情所動,將自己創作的歲月而分年代,去舊迎新成了一個社會上的慣例,所以我們當這個年始,精神上也覺得一番清新的氣味了。於是我們當這個時候,應立於高所,俯瞰世界的大勢和我們四圍的環境,審察其是非,觀其潮流的趨向,立定我們的人生觀,才可得去舊迎新的氣象,轉入新生涯的航路上走罷。 向來國際的思想,強者之前弱者沒有正理,至歐洲大戰後,人類愈覺醒前非,共存共榮的思想遂靡漫寰球,互相扶助的觀念為道德教育的根本,偏狹的國家主義將變為國際主義,國際間合力要除阻害人類平和的障害物,人文愈發達的國民這個感念愈深,大戰前的軍國主義侵略主義,這等強食弱的思想,將盡消滅去了。倘使還有把這種的思想,就是舊時代的人,不順新時代的潮流,如國民大多數有抱這個思想,國家一定會四分五裂啦。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這句話真可為治國的教訓了。 舊年東都的大慘禍,實在可謂開國以來未曾有的大刺戟。雖然損失巨大的物質和生命。而精神上反得了無限的教訓。怎樣呢?大災前的風氣是驕矜放漫,爭權奪利,人類愛的感覺很薄,至災後才覺自然力之大,人類須互相扶助才能建設社會的大文化,所以雖受災禍,還可為國民的大警醒了。 臺灣舊年也受暴風中部的晚稻失收大半,而南部旱魃將達極點,亦可謂受了一個大打擊。凡人的生活若是安閑富裕沒有受過什麼艱苦刺戟,其人生活便是平平凡凡沒有波瀾變化,豈不是單純過了一生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我們雖處順境未必是福。處逆境亦未必是禍。須要達觀天道之循環,不論苦樂之境遇,皆要把一定人生觀的目標邁進才好了。 於是我們當此新春,必要省察過去現在所抱的思想錯不錯,若是不錯就益堅其志。若是錯誤就要改換啦。舊年雖遭遇種種的災禍。應知這個災禍裡中亦有含蓄可為幸福的種子很多,所以現在雖處多少的苦境。亦不必悲觀。這是人生應該經過一種的過程,大家總要鼓舞新元氣努力奮鬥,才能達到人生光明的境地啦! |
序號 | 標題 |
---|---|
01 | 內外時報 關於芭蕉實糶市事件 臺中州下各街庄民之奮起情陳 |
02 | 希臘將變成共和制 希王之蒙塵 |
03 | 廢止二十一個條的運動 天津日人之計畫和魯嗣香氏之渡日 |
序號 | 標題 |
---|---|
01 | 廣東海關問題 外交團和廣東政府的交涉 |
02 | 王氏遺憾日本政府的態度 關於誤殺事件 |
03 | 搶奪大杉氏遺骨 暴漢一隊亂射拳銃 |
04 | 沒有遺骨和沒有誦經燒香的社會葬 |
05 | 復興豫算大削減 廢止復興院 政府遂屈從政友會 |
序號 | 標題 |
---|---|
01 | 上海臺灣青年會之創立/虛無 |
02 | 南洋通信 江博士抵星/林耕餘 |
03 | 華僑禁煙運動 |
04 | 星政府組織禁煙委員會 |
05 | 荷屬華議員質問政府 |
06 | 星加坡遊記/海外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