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獻叢刊全文瀏覽

無障礙表格標題
序號 文叢號 書刊名 作者 出版年 提要節錄
41 第四一種 北郭園詩鈔 鄭用錫 1959 本書(一冊九二面五五、二00字)分五卷,鄭用錫撰。用錫字在中,號祉亭;淡水人。清道光癸未(三年)成進士,為淡水開闢以來通籍第一人。淡水前無志...
42 第四二種 海南雜著 蔡廷蘭 1959 本書(一冊六二面三七、二00字)凡三篇:一曰「滄溟紀險」、一曰「炎荒紀程」,又一曰「越南紀略」;蔡廷蘭撰。廷蘭字香祖,號秋園;澎湖人。年十三...
43 第四三種 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 不著撰人 1959 本書(一冊八七面五二、二00字)不分卷,為清光緒二十一年春因甲午戰敗,清廷派遣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在馬關議和時五次往復辯難之...
44 第四四種 裨海紀遊 郁永河 1959 本書(一冊七二面四三、二00字)包括「裨海紀遊」(上中下)三卷、「鄭氏逸事」一卷、「番境補遺」一卷、「海上紀略」一卷、「宇內形勢」一卷,郁永...
45 第四五種 臺灣輿圖 夏獻綸 1959 本書(一冊八二面四九、二00字)不分卷,夏獻綸著。獻綸字筱濤,江西新建人。清同治十二年,任臺灣道。翌年,值日兵侵臺事件,事定,遂有「開山撫番...
46 第四六種 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 不著撰人 1960 本書(一冊一二一面七二、六00字)不分卷,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抄本「臺灣番事」(未題作者姓氏)一書編印。蓋書中所述並不止於「番事」...
47 第四七種 戴施兩案紀略 吳德功 1959 本書(一冊一一六面六九、六00字)合刊「戴案紀略」與「施案紀略」為一書,因題曰「戴施兩案紀略」;吳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號立軒;清同、...
48 第四八種 苑裏志 蔡振豐 1959 本書(一冊一一九面七一、四00字)分上下兩卷,蔡振豐纂輯。振豐,清附生;臺灣淪日後,曾任臺中縣苗栗支廳「事務囑託」。光緒二十三年時,應邀修輯...
49 第四九種 東溟奏稿 姚瑩 1959 本書(一冊一八0面一0八、000字)分四卷,姚瑩撰。作者里居、事略,已見第七種「東槎紀略」篇。當清道光十八年蒞臺灣道任,張丙事變餘波未靖;二...
50 第五○種 滄海遺民賸稿 王松 1959 本書(一冊七0面四二、000字)包括兩種詩集:一曰「如此江山樓詩存」、一曰「四香樓少作附存」,合稱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詳第三四種「臺陽詩...
51 第五一種 臺灣生熟番紀事 黃逢昶 1960 本書(一冊五五面三三、000字)不分卷,黃逢昶撰。逢昶字曉墀,湖南湘陰人。清光緒初,宦遊臺北。八年,嘗奉委至宜蘭催收臺北城捐。本書之作,當在...
52 第五二種 安平縣雜記 不著撰人 1959 本書(一冊一0六面六三、六00字)一名「節令」,不著撰人;今據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所藏抄本排印。按安平縣始設於清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之時,由原臺...
53 第五三種 臺戰演義 不著撰人 1959 本書(一冊五二面三一、二00字)原名「臺戰實紀」,分初集、續集各六卷;不著撰人。書中所述,皆為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讓臺灣而臺民抗拒日軍之事;雖以...
54 第五四種 臺灣教育碑記 不著撰人 1959 本書(一冊九二面五五、二00字)集刊有關清代臺灣教育建置之碑文四十三篇,末附以「明志書院案底」二卷。碑文來源:一為日據時期前臺灣總督府民政部...
55 第五五種 臺灣采訪冊 黃本淵等 1959 本書(二冊二0二面一二一、二00字)不分卷,清道光九年至十年間陳國瑛等十七人采集。采訪者十七人中,內有黃本淵,臺灣人,嘉慶癸酉(十八年)優貢...
56 第五六種 閩海贈言 沈有容 1959 本書(一冊一二八面七六、八00字)凡六卷,另加「卷之末」一卷,合共七卷;沈有容輯。有容字士弘,又字寧海;寧國宣城人。由明萬曆己卯(七年)武舉...
57 第五七種 割臺三記 羅惇曧、俞明震、吳德功 1959 本書(一冊七九面四七、四00字)係一集刊,收錄羅惇曧「割臺記」、俞明震「臺灣八日記」及吳德功「讓臺記」三種,因題稱「割臺三記」。「割臺記」綜...
58 第五八種 嘉義管內采訪冊 不著撰人 1959 本書(一冊六八面四0、八00字)不分卷,不著撰人。原書為一抄本,全稱是「嘉義管內打貓西堡、打貓北堡、打貓南堡、打貓東下堡下三分、打貓東頂堡采...
59 第五九種 瀛海偕亡記 洪棄生 1959 本書(一冊一0二面六一、二00字)分上下兩卷,洪棄生撰。棄生原名攀桂、學名一枝,字月樵;原籍福建南安,自曾祖流寓臺灣鹿港,遂家焉。清光緒二十...
60 第六○種 臺灣外記 江日昇 1960 本書(三冊四四八面二六八、八00字)分十卷,江日昇撰。日昇字東旭,福建同安人(一說惠安人)。父美鼇,生與鄭芝龍同時;嘗從永勝伯鄭彩翊弘光,督...
回頁首